破壳而立拥有崭新一片天
时下,一些班组职工感到当工人成才越来越难,在操作岗位上做工挣大钱是灭了想头,成长到出人头地是没有盼头,成才路上独树一帜是没有奔头,当有为有位的成功人士更是没有念头,日久天长,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束缚自己发展壮大的壳,这必须——破壳而立拥有崭新一片天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杨建。
有的人宽慰年轻职工成才说:你娃娃还年轻得很,争取的机会有的是,要慢慢来,不慌不忙,不知不觉中就尘封竞争向上的能力;进而时过中年,又会冒出这样的说法: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有一把年龄了,就理所当然地缺乏进取精神;人近五十岁,也有人说:反正要退休了,把这几年混过去就算了,心安理得地忘记了事业心;无论你处在哪个年龄段,在班组都会遭遇到这样的“壳”文化,形成阻碍的文化“墙”。
2012年5月,谁知食人的凶狠虎,会碰上打虎的英雄汉;近期工人日报“班组天地”报道了余梦伦班组育才法;提倡的用文化管人,以文化人消除成长烦恼,跨越成长障碍的时代思想;强调和班组工人“一伙儿”的工人专家许振超的标杆激励作用;炸开了围拢的“壳”文化,推倒了遮挡的文化“墙”, 破壳而立处,豁然开朗时,崭新了一片天,成才之路,从看得淡到看得见,从看得见到看得清,从看得清到看得真,班组才是我们成长的沃土,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组文化才是我们茁壮的营养成分,广大班组职工的成才思想激活了,进而明晰应该采取的法子和前进的路子。
首先,明白了选准路子才好迈开步子。在班组成才,虽然也是“条条道路通罗马”,但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才、技、能、力、识等各方面特长或条件,去精心选择,走哪一条路最近,最容易成功,最能发挥出独家的优势,既要跑好企业要求的“固定套路”,又要善于应用自己的特长,去抢占工作、生活、学习、创新上的制高点,或攻坚、或包抄、或阻击、或迂回,锻造个性特色,从而开创出个人飞越的“阳光大道”,破碎平庸、平常、平淡的工作旧路数,投身努力、进取、拚搏、创新的扬鞭奋蹄之路,破旧立新,迈开脚步,赶出一片新天地。
其次,明确了要有聪慧的脑子才好扑下身子。常听到工友说:“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其实是在说明,在操作岗位上要干成事成才,光靠蛮干,任凭体力、只有蛮力是行不通的,要有灵光的思想、有高昂的志向、有非凡的毅力,有丰富的知识,有高超的技能;“要用脑子干好活儿”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要用清醒、聪明、智慧的头脑去完成每天的任务,扑下身子去探索和钻研,就如何能提高一点质量、效率,如何能减少一点能耗、工时,如何能多创一点价值、收益上进行突破,实现从“肯干的”到“能干的”的转变,冲破依靠原有成绩、荣誉、水准等的虚荣心束缚或桎梏,挣脱固步自封的思想羁绊,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放下包袱、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进入学习型、智能型、知识型、技能型工人的新境界。
最后,认知了会当“傻子”,才会做骄子。在班组,会发现有这样的“傻子”,他们不是真的比别人傻,而是对自己选准的提升方向很执着地走,钻研和做起事来很痴迷地投入,对于每天的作业很忘我地去劳作,付出心血和汗水不计得失地去奉献,拚着老命也要争取业绩或荣誉的痴狂举动,他们的专注和专心,短期内不能让大家全面地理解,如一个专心于某项创新的职工突然带着笔记本电脑上班来了,痴情学习的工人成天背着个装小书本和笔记本的包,和身边的一些工友表现得“很另类”,有时甚至是格格不入,被人们误解为“傻子”,其实,这样的“傻”,是成才前的潜心努力,是成材前的痴狂壮大,是成功前的痴心耕耘,如动物破壳而出前的顽强竭尽全力,有这样“傻劲”的人,日积月累必将破除碌碌无为的壳,成为灿烂阳光下的骄子,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崭新天空。
尔后,火红的五月,鲜花烂漫的五月,从班组文化管人的探索中跨过,如园丁选好圃子再栽苗子般找到成长之路,用能工巧匠的智慧之光照亮成才之道,用工人专家“痴傻”的专注做好成功之功,打破混沌、浑噩、昏沉围困之壳,年轻人抓紧接受能力强的有利时机,积极努力学习,崭露头角,中年凭借年富力强的大好形势,尽力而搏,退休前珍惜经验丰富的“宝刀”,奋力冲刺,都能有破壳而立拥有崭新一片天的美好良机。
再次看到杨老师的大作,认真学习并借鉴其写法,老师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到吃惊,学习了老师。 谢谢玲子老师加亮!
回 1楼(白冰) 的帖子
谢谢白冰老师支持!回 2楼(初卫平) 的帖子
谢谢初老师关注和支持! 客气了杨老师回 6楼(初卫平) 的帖子
诚请初老师多指点不足之处! 真不错,杨老师的观点很好,文笔流畅。 “在操作岗位上做工挣大钱是灭了想头,”应为“没了”想头哦,既然灭了,多么残酷啊,哈哈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