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早耕 发表于 2012-5-21 22:40:29

塑造员工成才无需“门第”

                                  塑造员工成才无需“门第”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公司运销部 饶早耕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倡导市场经济的今天,越来越多企业、员工将这句话信奉为座右铭,他们定下人生的奋斗目标,期望能成为“金字塔尖”上的佼佼者,或是心怀更大理想。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企业提供的各种平台、或寄望班组打造的文化等不断提升自己,希望借机让自己快速成长、成才、成功。
   诚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是在管理层、基层段队、还是班组,每个企业都希望能够拥有大批管理型、技术型、创新型等人才。一些企业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待遇上不能满足人才的理想要求,或地理环境的因素,一些高文凭、高素质的人才往往就会望而却步。即使和企业签订了合约,奋斗了一段时间,他们没有得到升迁或想象中的重用,或是还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期望值,就会失去耐心,甚至不惜违约。
    既然引进人才受阻,那么企业又该如何自处?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定位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不断完善企业规范化的管理,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对应的管理模式。其次,不断打造、完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广纳志同道合的各类人才,建立完整的人才机制,并搭建员工释放能力的平台,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成才、成功为我所用。最后,企业也不能把目光一味定格在光鲜的学历上,更应该加大内部人才的挖掘和发现,对有潜力的员工加以培养,假以时日,他们必将发出璀璨光芒。
    如何在企业里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人才?一些企业将目光一味定格在光鲜的证书上,以此充当门面。因此,文凭就像是一道门槛,有则进,无则退,却忽略了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一些日臻成熟的佼佼者被悄然埋没,造成基层员工怨声载道。曾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文凭在职场中的作用:就像挤一列春节期间很挤的火车,谁都想抢个座位。有文凭的呢,就像有了一张车票,可以轻松上车。最可怜的是那些没票的,想上火车连门都没有。
    笔者所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公司运销部,在竞聘36名基层管理岗时,就在企业内部员工中挑选,放低报名门槛。只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担任班长两年以上的员工均可报名。竞聘通过民主测评,现场竞聘和综合考评相结合,淘劣取胜。
    用该部部长王中明的话概括,民主测评,体现了一个人在本职岗位上的履职能力、工作作风、团结协作是否能得到员工的认可。现场竞聘,让企业通过演讲的形式,了解竞聘人员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企业,对自己是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综合考评,由竞聘小组根据参选人的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和平时工作表现,按照新聘岗位的职责要求,进行综合考评打分,择优录取。这一方式将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富有生气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也避免了无文凭有能力,有思想,能写会说的“另类人才”流失。

饶早耕 发表于 2012-5-21 22:43:46

第一次写主题词,近段时间仓促,望各位老师指正,感谢

初卫平 发表于 2012-5-21 23:34:26

感觉写的语言流畅,符合主题,支持一个。

cmfrjtly 发表于 2012-5-22 01:53:49

对不起!今晚没时间看稿,近期白天基本不能上网。

一一给予鼓励!希望大家都成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塑造员工成才无需“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