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与电影特效大师亲密接触
http://www.sfw.com.cn/uploads/100305/7_113655_1.jpg
维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
享誉世界的电影数码特效制作公司,成立于1987年,因上世纪90年代末为《指环王》三部曲制作的特效大获成功而一跃成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特效制作公司之一。维塔工作室主导了多部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制作工作,如《金刚》、《纳尼亚传奇》、《第九区》等,2010年开年上映的超级大片《阿凡达》也出自其手。目前,维塔凭借在化妆、视觉效果和服装设计方面的超凡表现,已经收获了五尊奥斯卡小金人。
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
维塔工作室创始人,《指环王》、《金刚》、《纳尼亚传奇》、《X战警3:最终战役》、《尼斯湖水怪》等众多国际大片的特效师。2007年,泰勒带领团队为《阿凡达》设计道具和武器装备,还承担了大量的CGI电脑制作。
格雷格·布罗德莫(Greg Broadmore)
维塔工作室设计师,《第九区》、《金刚》、《纳尼亚传奇》等诸多大片的特效师。
2009年底,新西兰维塔工作室的电影特效大师专程来到成都,出席在四川省博物馆举办的“杰出电影视觉特效”艺术展览开幕式(本次艺术展为期一月,所获收入全部捐献给四川“5·12”地震重灾区)。小编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与他们联系做专访,顺利获得了理查德·泰勒和格雷格·布罗德莫两位大师的首肯。于是几天之后的一个上午,在大师们即将起程回返之前,小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就幻想、电影、特效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采访了两位特效大师。
(访谈刚要开始,理查德突然接到公司打来的紧急越洋电话,于是,谦逊的他连连向我们致歉,希望在访谈结束前还有机会说几句。)
SFW:我们非常好奇你们介入电影之后的工作流程,能介绍一下吗?
格雷格:这个问题很难说得全面,因为每部电影的工作流程都不太一样。一般来说,我们会先研究电影剧本,然后根据剧本里的设定、人物,或者说怪物的戏份来进行设计。我们会派出十几位设计师,画出几十甚至上百张设计图,交给导演挑选,之后再按要求进行修改,直到他满意为止。
就拿《第九区》中的龙虾外星人来说吧,当时,我的好友大卫·明负责外观和轮廓的设计,而我负责外星人的盔甲和飞船设计。那段时间,大卫画的外星人图稿不下两百幅,终于被导演相中了一幅;之后,大卫就开始设计外星人的每一块骨骼和肌肉该怎样运动,以及它的胯骨和趾骨怎样才能支撑频繁的跳跃,一步步事无巨细。然而,正当我们几经努力终于把外星人的腿塞进了盔甲时,导演却改主意了,于是我们只有推倒重来。不料,等到大卫和我准备把盔甲给那个演员的铸件穿上时,导演又改主意了。下一次,我俩直接就把演员的铸件塞到了盔甲里面。为了防止导演变卦,我们还提前给盔甲上好了颜色,可即使这样,导演还是要求调整某些细节。最后一次,我俩带着那个模型直勾勾地瞅着导演,心想,您要是再说一个不字,俺们说啥都不干了。幸运的是,这次导演终于满意了。
这就是我们基本的工作流程,一遍遍落实设计图纸和模型,一件件拿给导演遴选,这个过程会贯穿整部影片的制作。2005年的《金刚》,直到影片上映的两三个月前,我们仍在调整和修改某些细节。
来源:《科幻世界》杂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