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照折射了大学生从 “天骄”到劳动者的变迁
毕业照折射了大学生从 “天骄”到劳动者的变迁河南 初卫平
近日,一组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0多名广告系毕业生拍摄的“民工版”毕业照在网上引起一片热议。照片中的大学生们头戴安全帽,身穿汗布衫,手拿电锯扳手,俨然一副农民工的模样。
应该看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因素下,这些从象牙塔走出的大学生已经逐渐摆平了自己的心态,他们内心早已明白,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自身没有什么了不起,毕业后所拿薪水和农民工差不多,在高房价、就业难、养老难的压力下,他们对自己未来有种不确定感,而拍另类毕业照,却是缓解压力的宣泄方式,当代大学生从人人羡慕的“骄子”到普通劳动者的转型。
对于这些另类的毕业照,笔者建议以宽容之心看待,理智看待大学生的“另类”之举,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推进,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也开始改变较为僵化的思维习惯,接受并尝试比较“前卫”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大学生毕业时拍摄些另类毕业照也纯属正常,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更不用提升到“精英意识堕落”的“高度”来看待,大学生们用独特的方式拍毕业照,是他们追求更加美好愿景的动力,是实现自我愿望和理想的前提,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手段,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所以,我们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对待这些大学生的“毕业照”。
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毕业生更要逐渐适应社会,要不计较职业的贵贱,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认真把自身的工作做好,用学到的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用双手来改变自己的生存困境,这乃新时代的召唤,是实现大学生梦想的重要条件。
用独特的拍照片的风格,来唤起社会各界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视,不断激励教育体制的改革步伐。这恐怕是大学生拍照片的初衷。但这多少显得不是对农民工的嘲讽,而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讽刺,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式极为严峻,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尴尬状态。而如何让大学生及早就业,发挥他们的理论知识优势,是高校改革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目前,大学毕业生与民工相比缺的更多的是就业经验,文凭只是象征学历的身份,并不代表着实际工作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从基层干起的工作历练往往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大学生就业所拿薪水也和与农民工相差无己,想必是他们最大的困惑,想想也是,为啥自身十年寒窗,换来的和农民工一样的待遇,甚至还低于农民工,就拿我们河南中原油田来说,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选择在家里等待就业,他们面对家人的无奈,自身的困惑,外人的不解,作为当代大学生,自己还能说什么好呢?
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大学生面对未来的希冀,用另类毕业照的方式,诠释着大学生们激情洋溢的青春,他们为了自己的未来积极进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关注大学毕业生的脆弱的心态,对大学生多些关心和鼓励,给他们的务实进取多些鼓舞和掌声吧。
大学生要面对现实,才能实现理想! 感谢新平老师加亮操作 大学生毕业时拍摄些另类毕业照也纯属正常,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更不用提升到“精英意识堕落”的“高度”来看待
初老师,写得棒啊!!学习。。。 不是对农民工的嘲讽,而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讽刺
写的好! 毕业照折射了大学生从 “天骄”到劳动者的变迁 感谢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多谢,多谢。 hgh]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