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贵 发表于 2012-7-30 23:30:32

【跟帖1098期】农村包围城市,草根班长如何“以泥化剑”(修改稿)

      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震荡后,煤矿企业员工从曾经的香饽饽滑落成了大白菜。“煤矿就业门槛低”导致一些贫困山区的农民大量涌入,文化素质低下,被动应对工作,严重的雇佣观念和相对散漫无序的农业生产习性成了这些涌入矿区农民的写照,但经过时间的洗礼,他们已渐渐蜕变成了一支不可小觑的有生力量……
【跟帖1098期】农村包围城市,草根班长如何“以泥化剑”(修改稿)
金银贵
      “现在生产一线的班长,90%都是农村出来的。”7月30日,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企管科,负责班组管理的人员林园告诉笔者,截止到目前的统计数据,松藻煤矿208个生产班组,接近190名班长是来自农村。
      缘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难道农村包围了城市?
      随后,笔者抽查走访了掘进一队、掘进四队、掘进五队,得到的结果令人惊叹,农村出来的班长,占班长总数都高居71.4%以上。
      朴实、肯干……在走访的三个连队,队长、支部书记,无一例外地对这些农民出身的班长给予了肯定。
      掘进一队支部书记孙文牢告诉笔者,该队现有7个班组,其中5名班长是农村出来的。正是这些草根出身的班长,顶起了该队一片天。而班组员工是农村出来的,也已达到惊人的87.5%。笔者在翻看班组员工登记表时发现,该队生产杨道永班,全班共有8人,农村出来的员工就占了7人。但就是这个有农村人组成的班组,近几年来,班组多次被评为矿“十佳360班组”,他自己也先后被评为矿“三十佳班长”、公司“五十佳班长”、集团“百佳班长”、公司“二十大功臣”等荣誉。
      笔者在翻看该班《班组管理手册》时发现,不管从班组公约、班组理念、班组精神,并没有洋洋洒洒,或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班组精神十个字,就囊括了全部。只有班组员工信息,却颇费了笔墨,虽然字体歪歪倒倒,但从家庭地址、联系电话、血型、员工和家人的生日等,都记录得非常详细。
      孙文牢告诉笔者,为了让这个“家”充满温馨和快乐,谁家住哪儿?有几个孩子?有些什么困难?杨道永都清清楚楚。只要班组员工过生日,他就带领全班人员前往祝贺。员工之间或员工家庭发生矛盾,他都积极协调解决。对于班组大小事,他都充分征求组员意见,当班工分多少、扣分、加分都和组员商量决定,并将工分及时公布上墙。评选先进也由大家民主选举产生,极大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
      “由于班长大多来自农村,班组管理上大多靠的是兄弟情、手足情,仗义使然,它暴露出的是班长组织能力不理性。”该矿党委书记王泽明告诉笔者,2011年,松藻煤矿在班组建设上全年投入1500万元,今年的投入也将不会低于在这个数字。这些资金的投入,其中包括:“360班组”奖励每月投入100万;“十佳班组”全年30万;班长津贴一个月20万;组织员工培训、班长免费旅游、评选班组建设优秀集体等,全年将达到30万元以上。其目的,就是提升班长的业务技能、安全管控技能、管理知识技能,要让班长们的组织能力向理性化发展。
      而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针对员工文化素质不高等因素,计划到“十二五”末,培养并拥有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研究生学历人员100人左右、本科学历800人左右、专科学历1400人左右。其与西南大学、重庆科能中等专业学校、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联合开办的采煤专业中专班、采矿专业大专班、思想政治教育专科、本科班等成人教育学历免费培训也已陆续启动。
      笔者感言:煤矿企业,在引进大学生,技术人才无门的情况下,利用自身的优势,培育本土人才,不失为是一种摆脱当前煤矿人才短缺的一种有效途径。纵然是草根班长,经过系统的培训,一样的可化泥为剑,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cmfrjtly 发表于 2012-7-30 23:34:40

笔者感言,煤矿企业,在引进大学生,技术人才无门的情况下,利用自身的优势,培育本土人才,不失为是一种摆脱当前煤矿人才短缺的一种有效途径。纵然是草根班长,经过系统的培训,一样的可化泥为剑,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笔者感言:煤矿企业,在引进大学生,技术人才无门的情况下,利用自身的优势,培育本土人才,不失为是一种摆脱当前煤矿人才短缺的一种有效途径。纵然是草根班长,经过系统的培训,一样的可化泥为剑,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金银贵 发表于 2012-7-31 10:23:55

谢谢老兄指正!

朱玉琳 发表于 2012-7-31 14:30:14

总觉得这个题目不是特别好,请金老师再斟酌

金银贵 发表于 2012-8-6 22:05:14

修改下,望各位继续拍砖!

cmfrjtly 发表于 2012-8-6 22:24:04

我觉得金老师写这群农民工,并未写出班组的特色

贵州刘佳跃 发表于 2012-8-6 23:37:23

支持一个,松藻在农民工培养方面做得实在,笔者也曾经是一名农民工。

贵州刘佳跃 发表于 2012-8-6 23:39:03

只要心怀理想,刻苦钻研,再有企业这个大家庭的倾力帮扶,相信每个姓“农”的弟兄们都可以大展身手。

cmfrjtly 发表于 2012-8-6 23:40:20

说到底现在不提“农民工”了,不要再区分着看!

邢承木 发表于 2012-8-8 07:38:47

把题目中的“农村包围城市”几个字去掉,似乎更好些。恕直言,带着这几个字,感觉有点故弄玄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跟帖1098期】农村包围城市,草根班长如何“以泥化剑”(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