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2-8-14 15:07:20

(医生)东视广角:红包医生(上)

http://sh.eastday.com/eastday/node21/node148/node10056/images/00019665.JPGhttp://sh.eastday.com/eastday/node21/node148/node10056/images/00019666.jpghttp://sh.eastday.com/eastday/node21/node148/node10056/images/00019667.jpg    导语:最近,齐二药生产假药导致9名患者死亡的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而几乎同时,合肥的一位医生公开向《人民日报》举报,医药监管体制中的漏洞,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那么,他是谁,他所举报的这些漏洞,给老百姓们带来的是怎样的伤害呢?
  
  今年44岁的张医生,是合肥市一 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主任医师。1982年大学毕业,做医生已经20多年了。对于医院里面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他一直耿耿于怀。十年前,他就开始向医院和当地卫生部门反映有关问题。
  
  张医生:到1998年10月份向安徽省监察厅举报他们在电话里承诺查处最后发现信转到卫生厅最后还是没有查处作为我当时的认识就是非常愤怒就是这么一个事情怎么搞不好呢向人民日报写信
  
  多次反映未果,张医生最终决定向人民日报举报。
 
  1999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封人民来信,对合肥市某医院的医药回扣风进行了曝光。在这封标题为“医药回扣为何屡禁不止”的来信中,列举了该医院种种回扣现象。比如,开一张“内皮素”化验单,病人交化验费60元,医生得回扣18元。作者署名“牛汉”,这是张医生给自己取的名字。
    张医生:这个牛还是有一股朝气有一股硬气做事情要坚持到底汉呢是堂堂男子汉好汉做事好汉当我讲的话我就敢于负责
 
  事件暴光后,当地卫生部门迅速成立调查组。然而,调查结果令张医生非常失望。 
  张医生:1999年人民日报见报以后省卫生厅就派人到医院调查举报信是我写的上面写的情况哪些药有回扣哪些检查有回扣都是写得清清楚楚调查的最后结论是大家都没有拿回扣就只有我一个人(拿了)
  
  不仅如此,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让张医生意想不到。

  张医生:整个医院都没有拿并且还有领导开会的时候说张医生反映的问题没有根据做人的话这个做人的价值做人的尊严都没有了都在撒谎
 
  张医生举报医药回扣,结果最终除了证明自己是红包医生外,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那么,医药回扣,究竟有着怎样的黑幕,又会给病人带来哪些伤害呢?一位曾经多年从事医药销售的代理人告诉记者,目前医药回扣十分普遍。在整个医药回扣链条中,与张医生反映的医生回扣相比,药剂科和相关科室主任收受的红包数量则更加惊人。
  原某药厂销售代理王先生:进医院以后一般是先在药剂科上做工作象一种比较大的药我们要花上3到5万就是属于开发费
  记者:这个钱给谁
  原某药厂销售代理王先生:一般的话都是花在药剂科主任身上
 记者:所有你们做药的都必须这么操作吗
  原某药厂销售代理王先生:对这是必须的就属于一种常规没有这一步你就进不了医院你这种药就没法推向市场推向医院
  王先生介绍,与药剂科谈妥以后,他们会被引荐给各个相关科室主任。

  原某药厂销售代理王先生:同样象招待药剂科一样请他去吃去喝出去玩然后给红包他就同意了然后就帮我们打报告打完报告以后我们就拿着报告到药剂科去然后药剂科就同意进我们这种药。
    据了解,一种价格超过百元的药品,仅前期投入到药剂科和其他相关科室主任的开发回扣平均要超过5万元。那么,如此巨额的回扣,到底是从哪里产生的呢?
 
  原某药厂销售代理王先生:象我们代理的这种叫加替沙星注射液物价部门定价是148我们拿价是40块钱一支
  记者:差价多大
  原某药厂销售代理王先生:我们卖到医院是120块钱利润就是80块钱

  王先生解释,这80元的利润中有40元将被用作处方回扣。
  原某药厂销售代理王先生:一般药剂科主任是10块钱一支医生开一支我们是给30块钱一支

  即便如此,作为医药代表,王先生仍然可以拿到每支40元的利润。在一家大型医院,这种常用抗生素类针剂每月用量只要超过1000支,他就可以立即收回5万元的前期开发投入,并开始盈余。

  让记者震惊的是,不仅张医生反映的医生回扣客观存在,在其背后,很可能已经形成了一张日益强大的利益链条黑幕(做一张链条示意图)。张医生介绍,目前有回扣的药品从原先的个别品种,变成了上百个种类,而当初只有少数医生收受红包,也日益演变为一个普遍现象。

  张医生:他眼睛就是盯着这个回扣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哪个检查里面有回扣他就开什么检查哪个药里面有回扣他脑子里面想的就是那个药这样有的病人不该检查也检查了不该用的药品也给他用了

  张医生介绍,目前部分高价药品的回扣高达20%,个别医生甚至仅一种药品每月就可以有上万元回扣收入。

  张医生:医生要是用贵一点的就有好处用便宜的就没有

  在这种情形下,在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医生三者利益之间逐渐形成两大怪现象。第一大怪现象是:作为医药企业,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往往不得不被动支付回扣。

  记者:为什么药商愿意花这么大价钱给医生回扣呢
  原某药厂销售代理王先生:因为我们同等药有几百种如果我们不愿意去给这么多的话我们药根本无法销售出去就等于这个药死亡生产出来也白生产了

  张医生:作为药厂厂家他就是想多赚钱他哪舍得把钱送出去呢他因为看别的厂都在靠回扣促销已经成为行业的行规你这个厂家不参与你这个药定价不高你没有回扣你生产的药就卖不掉药厂就要倒闭药厂生存困难作为推销药的他药推销不掉他们也没有饭吃

  第二大怪现象是:作为医生,无论个人是否主动索要回扣,医药企业都能按照自己每月所开处方中药品数量准确兑现回扣。

  原某药厂销售代理王先生:因为每个医生开药都有处方处方必须要到药房药房有工作人员比如张主任这个月开了多少药不知道那怎么办呢我们就从电脑里面一张一张调他的处方
 
  张医生:(医院)计算机中心统计处方给医药公司医药公司年轻的医药的代表就按照这个数字把回扣钱送给各个医生

  医药企业不得不支付回扣,医生开处方就会收到回扣——在长期巨大经济利益引诱下,部分医药企业、医疗机构以及医生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可怕的是,这种默契的背后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强大的利益集团。举报医药回扣多年,张医生发现情况越来越糟糕。然而,为了证明医药回扣事实的存在,2003年张医生还是坚持作出了一个决定。
  张医生:当时为什么举报以后没效果卫生厅讲我没证据医院讲我没证据那我首先要取得证据但是作为医生你的证据在哪里呢自己收回扣
   
  编后语: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医药代理虽然接受采访,却表示不能帮助张医生做证。张医生决定通过收受红包的方式来为自己搜集证据。今年2月,张医生再次向人民日报举报。十年举报路,等待张医生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回扣成风,病人的利益谁来保障?


来源:东方卫视广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生)东视广角:红包医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