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投机学区房已成当下热点 当心"僵尸"户口房
“租金高、转手快、供不应求”一直是学区房的关键词,甚至在持续调控的阶段,学区房的价格也岿然不动。有机构统计,在众多购房者的追捧之下,学区房的价格相对于周边同样房龄、品质相近的楼盘有10%~20%的溢价。同样,由于学区房的概念,其所处的地块也是开发商鏖战的热土,因为一旦拿下,可谓是坐享其利。
不过,由于各个学校对学区房的划分和要求会不断调整,购房者必须提前了解行情,才不至于发生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的局面。
通过投资学期房,达到财产增值的效果。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比如,2009年末,杭城29所“国有民办”中小学集体转制,其中18所转公办,11所转民办。转制的这29所学校将于2010年秋季开学后按调整后的新体制运行。
这个新闻背后,最大的亮点就是杭州滨江区的一些房源,价格突然飙升了,此前,这个区域,并没有特别好的公办学校。
一些口碑特别好的学校,当然就备受追捧。这也让鲍方(化名)十分羡慕,她的一个朋友,所在的房子,因为被划到了一所口碑不错的小学旁边,价格一夜之间就涨了20%。
每年的3~4月份都是杭州的学区房购买高峰期。在择校从严令面前,鲍方就打算通过学区房来解决户口的问题。“总比交赞助费好,而且要找关系,关系不够硬的话,连赞助费都交不上。”
她已经快到了心急如焚的年龄,孩子已经将近5岁了,如果再不打算买学区房的话,估计就有点晚了,“迁户口也还要花时间,有些学校户口要满了两年才可以有资格去考试。”
除了时间要卡准以外,学区房还有其他投资风险。
比如,房东开始可能保证户口根本没迁进来过。但去派出所一查,里面还存着几个“僵尸”户口,根本就没办法签进去新的户口,最终排查下来,发现是前前房东的户口。
另外,信息社会也存在找不到人的问题,这个前前房东的号码也早就变更了,中介、买房的、卖房的,都急得满世界找人,找到前前房东之后,更崩溃的是,对方根本就不肯迁走。
想通过学区房来赚钱的例子有没有?当然有。难度系数,当然也不小的,光是户口迁进迁出,就是一堆烦琐事上身。
楼盘价格急速升温的学区房还是有很多。尤其是,浙江省教育厅在一次新闻通气会上透露,今年公办中小学秋季招生将取消择校费。也就是说,公办学校在核定的班额内,如有多余学额,一律通过摇号确定招生名单。
这样一来,想上这个学区的学校,就必须通过“学区房”来实现。
比如杭州的中大文锦苑小区,从今年杭州小学不能择校之后,房价就“嗖嗖嗖”上涨了几千块。2012年之前,这个小区每平方米的价格普遍在四万以内,现在没有四万三,根本就很难谈下来。
买了学区房,也不代表就一定具备了入学资格。因为报名的生源太多,一些名校不得不每年重新“划线”。如果当年报名的人太多,也有可能被划分到线外。
一位中介人士表示,单纯靠炒学区房来投机,很难达到资产短期增值的效果。虽然,房屋价格根本上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这两年国家的限贷限购政策一直比较严,很多人并不具备买房的资格了,所以导致价格不可能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更何况,许多学区房本身时间比较久,户型也不太好,所以一些投资学区房的家长也并不是为了自住,只是为了短期内迅速获得一个“名额”,然后脱手,这样的一个投资,只能说,在现有的情况下,并不算是一个亏本的买卖,想大赚,更不可能。
比如,就算是七十平方米的房子,这样一套房子的投资总价,也在300万左右,这算是一个较大的数字,这样的投资回报率也实在太低了点。
换一个角度想,其实到处都是学区房,没有入不了的小学,在这些家长投资者眼里,只有名校和普通学校之分,这些被卖家热炒的学区房,也仅仅是针对几所出名的学校而言。
来源:北青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