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 发表于 2012-8-19 10:32:56

电解槽上的“风景线”

电解槽上的“风景线”
进入伏天,一种闷热的感觉不时地弥散开来。早就听说在这个时候,豫光集团精炼厂电解槽上的温度足有50度, 俨然像一个“大蒸笼”,职工们班班都是免费“洗桑拿”。 8月2日早上,笔者走进了精炼厂二车间,决定亲身感受一下。

沿梯而上,映入笔者眼帘的是一排排排列齐整的电解槽,电解液在电解槽里汩汩地流淌着,唱着欢快的歌。尽管戴着口罩,却仍能闻到一股刺鼻的酸味,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几名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的背上已经湿了一大片,却丝毫没有停下来休息的势头。等了十来分钟,终于有两名工人停了下来,他们立刻跑到过道旁竖立的排风扇前,在享受着短暂的凉意,笔者顺势凑上前去。

“天太热了,受不了吧!”“今天还算可以,遇到高温天气,那滋味才不好受呢!”一名工人笑着对笔者说道。“一班就这几个人吗?”“原来人多,公司减员增效人就少了。”另外一名工人回答道。这时,笔者听见一阵行车铃声,两名工人立刻回到了岗位上。只见行车吊着一排阳极板从南向北缓缓而来,到达他们跟前后,开始慢慢降落。两人各自站在大架的一端,手扶着大架,指挥着行车,或左或右,等到合适位置时,两个人又同时弯腰屈腿,两手一拉一推,动作干脆利落,配合非常默契,将阳极板漂亮地落入电解槽内。笔者还看到有人拿着小锤逐个地对阳极板的大耳进行敲打;有人蹲在槽上,一片挨着一片地将阴极片摆正;有人则拿着特制的工具对阳极板进行调整,周而复始,每槽都是如此,劳动强度相当大。

随后,当了6年的电解班长陈随军告诉笔者,在电解槽上,不论春夏秋冬,汗水湿透衣背是最常见的现象。电解工序细活多,敲打耳、滴甘油、调槽、摆片、查槽、处理连电,许多人都适应不了这样的高频率作业。每上一班,按平均60槽计算,需要弯腰敲大耳2000余片,蹲下摆阴极片2000余片,再加上电解液的高温熏烤,一班下来,腰酸背疼是难免的。以前处理连电,全凭查槽工一片一片用手感觉,现在厂里自制了查槽仪,省时省力,工人们心里乐开了花。还有厂里把排冰糕、纯净水,各种防暑药品准备得非常充足,工人们虽说累点,心里面还是挺高兴的。他还告诉笔者,前几天由于温度太高,加上蒸发的酸气,女调槽工孙素梅的小腿出现了过敏现象,布满了许多小红点,非常痒,但始终没有请过假,坚持来上班。“电解上劳动强度如此大,就没有想过换个岗位?”面对笔者的疑问,陈随军憨憨地笑道:“干时间长了,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不管在哪个岗位干,都是为豫光效力嘛!”一句朴实的话语里,道出了一线工人最平稳踏实的心态。

在电解槽上,笔者仅仅呆了近半个小时,就已经汗流浃背。一走出车间,顿觉外面的空气是如此的凉爽。笔者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不畏严寒酷暑,日复一日地在电解槽上,用熟练的肢体语言演绎着对岗位的热爱,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笔者更加相信,因为责任和敬业,这道”风景线“会永不褪色!



(精炼厂    崔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解槽上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