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1102期】班组成为机电技术人才“孵化器”
班组成为机电技术人才“孵化器”杨涛 杨述珍
“近年来,机电队电钳班承担了大量的机电技术人才培训任务,在培养矿井高技能机电技术骨干上功不可没。”8月27日,在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电钳工打擂比武活动颁奖仪式上,该矿工会主席张勇说。
小河嘴煤矿机电队电钳班有13名员工,是该矿拥有高级技工和企业内聘技师最多的班组,班组涌现出了韩勇、李小红这两名获得达竹公司十佳技能型人才的高技能电钳工。近年来,尽管该矿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发展很快,但是很多职工却不能适应矿井发展需要,特别是矿井机电技术人才匮乏,设备故障频繁。
还有就是,由于各采掘区队机电技术人才缺乏,很多职工对机电设备只能操作却不能检修,生产现场的机电设备有了故障,现场职工往往束手无策,设备只能“趴窝”。这样一来,电钳班的员工就成为了救火队员,遇到设备故障频繁的时候,大家井下地面疲于奔命。
面对这些,电钳班班长韩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一次班前会上,他说:“只有全矿各班组都有了自己的高技能电钳工,大家都成为了机电设备检修的行家里手,全矿的机电设备故障率才能有效得到控制,我们也才能从繁重的检修任务中解脱出来,开展班组技术创新活动。在这点上,我们电钳班要带头,为其他班组培训机电技术人才,服务于矿井安全生产,因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嘛。”韩班长的提议得到了全班员工的积极回应。
说行动就行动,在矿工会的支持下,从2009年6月开始,电钳班和全矿5个采掘区队的32个生产班组共同开展了机电技术知识强化培训活动,32个采掘生产班组轮流每两月抽调一名学历较高、愿意学习机电技术知识的员工,到电钳班现场跟班学习,成为电钳班的“编外班员”。
这些“编外班员”在电钳班跟班学习期间,根据自愿择师的原则,由班组里检修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行“一对一”授课。遇到井下紧急检修任务,师徒还要做到同入井,同出井。2个月期满,还要由班组出题,现场对两个月的跟班学习效果进行检验。
采煤二队青工龚小淳从煤技校毕业以来,从事采煤机设备检修工作,由于工作时间短,现场很多设备故障都不能及时得到排除,他自己很苦恼。今年4月,经过自己申请,班组推荐他到电钳班参加了为期2个月的机电技术知识强化培训,学到了很多现场设备检修知识,技能有了很大进步,现在设备故障检修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他高兴地说:“这2个月时间没有白费,真值!”
开展机电知识强化培训之初,电钳班就坚持培训内容求“新”,培训方式求“活”,培训管理求“严”,培训效果求“实”,采取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堂培训和现场实践相结合,做到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对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员工,采取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现场演练-结业考试的培训流程进行。尽量让他们多操作,多摸索,从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如今,电钳班开展的机电知识强化培训的效果已经凸显,矿井各类机电设备故障直线下降,实现了机电设备班检目标,现在机电设备发生了小故障和小问题,现场职工可以在短时间内即可检修解决,特别是三个采煤队的采煤机组今年以来均实现了零故障,确保了良好的生产秩序,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3年来,电钳班累计培训采掘区队高技能电钳工19人,有10人先后担任了采掘区队电钳班长职务,还有1人还走上了采掘区队机电副队长的管理岗位。因此,电钳班被员工们誉为矿井机电技术人才的“孵化器”。 请各位老师指点!
Re:【跟帖1101期】班组成为机电技术人才“孵化器”
修改稿,请各位老师指点! 杨老师,我看篇幅有点太长了吧,精简下最好,个见哈 主题到内容往服务上靠靠就更好了。 篇幅稍显长了些,再精炼一下,读起来会更安逸一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