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1104期文字稿)节支降耗从点滴做起 “三个金点子”每月为班组节约近万元
节支降耗从点滴做起“三个金点子”每月为班组节约近万元
王盟康海
刘明根修复刮板8块、张培友修好直径10毫米、长度合计18米的液压支架胶管3根、施秀权回收管卡12个……。9月12日下午临近下班时,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矿综采库车间班长袁洪在自己的工作日志里认真地记录着今天班组所创造的“效益”。
在煤炭市场遭遇寒冬的情况下,综采库车间通过节支降耗“金点子”征集,发动班组成员结合班组及岗位工作实际,在修旧利废方面动脑筋、想办法,征集到的金点子每月为班组节约材料费近万元。
大变小刮板再造法。“万能手”刘明根每天对井下回收上来的报废运输机刮板进行集中“整理”。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把420T规格刮板,用气割截掉磨损段以后,使用钻床,重新钻眼,加工成40T刮板,就能再次投入使用。刘明根说:“以前回收上来的废旧刮板直接报废,现在改修一块40T刮板,能减少10元钱左右的投入”。
对液压管进行加头。即对损坏的各种型号液压软管进行加头修复再用。一根数米长的液压软管,其损坏的部分往往是管头压挤变形或管带一小部分出现漏液,对此,该班用切管机和压管机把管头和漏液部分切除,按上新管头后,再压制成型,就可以正常使用。袁洪介绍:“一根6米的软管管头变形或中间漏液,重新安装管头后,其长度至少保持在5.8米以上,大大提高了液压软管的使用寿命。修复一根6米长,直径为10毫米的损坏胶管,可节约资金大约72元”。
“百宝包”。施秀权现在每天上班都随身背着一个“百宝包”,把平时工作中散落的零星小配件如:管卡、螺丝、边角废料等都收入包中。“别小看这一个管卡,一个也能值一元钱!”施秀权自豪的说道:“生锈的废旧螺丝经柴油浸泡除锈后,都还可以再次利用”。在他的影响下,废轴料、废角铁在大家手里也“摇身一变”成了“宝贝”, 被制成小推车、标志牌,使材料得到了充分合理利用。
修复8块刮板节约80元;修好液压胶管18米,节约200元左右;回收管卡12个节约12元,当天合计292元,如果按月累计则近万元。 笔者感言:滴水也能汇成大江。当企业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期,作为企业的“细胞”,能够立足当前,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从而积蓄的能量必将成为企业破冰的催化剂。 细帐算的清,但近万元是如何算出来的?看不明白。 袁班长介绍后面应该是冒号,再后面缺陷半个引号。 文中的的人物必有写清人名。 嗯,我按老师的修改 谢谢老师指点,请再帮我看看! 修改后确实不错,“修复一个根6米长,”是不是多了个字? 谢顾兄指点,我已修改。 我的感觉文字表达不错,但选材大众化了,本期需要的是深度报道,此稿没有深度。建议可深挖班组经营理念和员工经营态度,然后从中提炼主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深度报道要看你从一个表面事件中发现了几个问题,思考了几个层次。 嗯,我在深挖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