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外地震队看变化
前几天,油田一位朋友专程来地震队看我,进入屋内,刚坐下,他的话匣子一发而不可收拾。“我好几年都没来野外地震外了,你们的变化是天翻地覆呀!”看得出来,他对我们的变化感触比我还要深。
“我记得几年前我来时,你们全都是住那种4个人的小帐篷,夏天热,冬天冷,风天里面尘土扬。现在,看看这宽敞舒适的营房车,夏有空调,冬有电暖气,还有卫星电视,跟住家里没多大区别呀!”
前几年是什么情况呢?听老师傅讲,那时地震队人员出工都是住帐篷,自己的行李大包小包一大堆,合同工都自己带衣服、被子。为了能早点回家,每天天不亮就出工,一直到天黑才收工,业余生活就是吃饭和睡觉。
朋友给我打开从几百里之外带来的牛肉干,我故意表现的迫不急待。其实,虽说我们这里是在高原无人区施工,生活物资都要从几百里之外的城里运输,可是我们这里吃、穿、用、玩样样不缺。
室友开始给朋友介绍我们的情况,除了工作时间,每天晚饭后,大家可以在屋里收看新闻、收看自己喜爱的电视剧,也可以在活动室打乒乓球、玩空竹、打扑克、下象棋,或者到图书室静静翻阅自己喜爱的图书。遇到节假日,队上都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开展各项技能竞赛。
“我们最大的变化是在生产指挥上,我们每周的生产例会都是视频会议,千里之外能够实时掌握生产动态,避免了信息的滞后给生产的影响。国家发展了,我们物探队野外生活也今非昔比了,现代化、信息化技术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动力。”
“你们在野外,家里有的这里都有,家里没有的,这里还有。身处野外却并不觉孤独和荒凉,这里真是高原戈壁的幸福家园!”朋友赞叹道。 对话太多了些老师,建议修改(最后两段)
从野外地震队看变化
前几天,油田一位朋友专程来地震队看我,进入屋内,刚坐下,他的话匣子一发而不可收拾。“我好几年都没来野外地震外了,你们的变化是天翻地覆呀!”看得出来,他对我们的变化感触比我还要深。
“我记得几年前我来时,你们全都是住那种4个人的小帐篷,夏天热,冬天冷,风天里面尘土扬。现在,看看这宽敞舒适的营房车,夏有空调,冬有电暖气,还有卫星电视,跟住家里没多大区别呀!”
前几年是什么情况呢?听老师傅讲,那时地震队人员出工都是住帐篷,自己的行李大包小包一大堆,合同工都自己带衣服、被子。为了能早点回家,每天天不亮就出工,一直到天黑才收工,业余生活就是吃饭和睡觉。
朋友给我打开从几百里之外带来的牛肉干,我故意表现的迫不急待。其实,虽说我们这里是在高原无人区施工,生活物资都要从几百里之外的城里运输,可是我们这里吃、穿、用、玩样样不缺。
室友开始给朋友介绍我们的情况,除了工作时间,每天晚饭后,大家可以在屋里收看新闻、收看自己喜爱的电视剧,也可以在活动室打乒乓球、玩空竹、打扑克、下象棋,或者到图书室静静翻阅自己喜爱的图书。遇到节假日,队上都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开展各项技能竞赛。
“我们最大的变化是在生产指挥上,我们每周的生产例会都是视频会议,千里之外能够实时掌握生产动态,避免了信息的滞后给生产的影响。国家发展了,我们物探队野外生活也今非昔比了,现代化、信息化技术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动力。”
“你们在野外,家里有的这里都有,家里没有的,这里还有。身处野外却并不觉孤独和荒凉,这里真是高原戈壁的幸福家园!”朋友赞叹道。
听着朋友的感慨,联想到党带领全国人民正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民福国强,现代化建设正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我想,这一切变化,不正是各级领导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心实意为企业员工谋利益的最直接体现吗?
回 1楼(初卫平) 的帖子
老师,我又改了下,请指正,谢谢! 问题1:没有具体时间,前几天,这不是时间要素。问题2:朋友是谁?人物要明确姓名。 地点在哪里?突然说这件事,由头是什么呢?是否与班组脱节等要素都要考虑进去,建议老师进一步修改一下,把该有的要素都得加上。 个见,文字很清新呢!但几个要素需要点明,行文需再简练些。 第一,修改的时候您直接点原文上面的编辑进行重新编辑;第二,按照老师们给您的点评觉得合理的地方积极进行修改;第三,请选择好主题分类;第四,您可以积极参加周四晚上的主题聊天室,这样对您把握主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您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给玲子留言哦。 嗯,玲子收到了。感谢您的参与,如果您没时间参加主题聊天的话可以看聊天记录,还有我们管理员都会在投稿通道板块把主题提醒置顶,到时您可以从这些提示中把握主题。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