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贴1110期现场抓拍】大学生王凯连支三招克难题
【修改稿】11月5日,安徽淮北矿业涡北矿机修厂精加工车间王凯(右一)在他的得意之作——上山皮带运输机防滑料、飞矸装置前反复测量计算,争取做到精益求精。10月份以来,该矿8104综放工作面遇到“三软”近距离双层煤含夹矸结构,导致矸石较多,加上机巷上山皮带倾角大,常有块状煤矸块因在运输中产生下滑加速度和碰撞飞出皮带现象,带来安全隐患和生产不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王凯得知情况后,连续两个小班“泡”在现场“问诊”,一个月内,先后5次通过对皮带托辊组合和角度的改造,改用摩擦式皮带与加装双向高挡矸网,“治愈”了设备的“顽疾”,提高安全系数的同时也减少了清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陈彪摄)
通过多次井下实地改造应用,大学生王凯改造的上山皮带机防滑料、飞矸装置不仅解决了生产上的实际问题还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安徽淮北矿业涡北8104综放工作面机巷皮带机因大角度上山运输,经常出现煤矸在运输中下滑,并常有块状煤矸块因加速度和碰撞飞出皮带,带来安全生产隐患。参加工作不久的机修厂精加工车间王凯得知情况后,和同事反复到井下查看究竟,记录数据,制定“五小”攻关课题,通过反复改造皮带托辊组合、改用摩擦式皮带与加装双向高挡矸网,最终“治愈”设备“顽疾”。11月5日,王凯(右一)又在新改造的设备上“找茬”。(陈彪摄) 改造的过程是不是再细说一下呢? 这个图拍的不错!饱满!王志强老师,可能在叙述一下改造过程文字也超了,我自己这样认为的,不知道是不是?陈彪老师、王志强老师,你们看呢? 谢谢两位老师的建议和意见 其实,我在写文字的时候是很矛盾的,就像楼上灯塔老师说的一样,要是说细了,真的还要最少一百字,而且我昨晚也细细研究了他们班组的攻关报告,今天就要送到我们集团公司参加评选,我也是前两天就盯着这个新闻了,因为昨天上午刚油漆好,我是连采访带为他们拍一组上报资料片,我前后去了几趟,就昨天拍的个人认为我拍的里面可以看得,就选了这两张。估计以后他们还要根据不同的井下运输环境还要进行适合实际生产运用的再次改进,比如下山运输的等。
回 1楼(王志强) 的帖子
谢谢王老师经常关注我的稿件并提出忠恳建议,我喜欢你的直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