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全民覆盖,让幸福感“涨”在心间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让幸福感“涨”在心间■胡小文
求是杂志社旗下的《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昨日联合发布“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收入依然是最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因素,健康和婚姻位居其次,“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燕赵都市报)
其实作为企业一员、公众一员,对于这样的一种调查结果多少感觉有点凄惶,因为当提升公众幸福感仅仅是依靠提高收入作为最有效的方式,显然说明社会发展的不健全,因为社会分工不同、所占有的资源差异,公众的收入显然不可能达到同一种水平线,那么如果“涨工资最能提升幸福感”那么我可能要说很多的人要对幸福感说拜拜了,那么提升幸福感真的就如同调查结果那样吗?显然未必,那么结果又如何解释,其实对于这种结果的最佳的解读我们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中即可找到了答案: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让全民沐浴在健全、稳定、成熟的社会保障阳光之下,这是未来几年即将实现的承诺和愿景。党的十八大清晰地指出了影响公众幸福感的根结所在: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此也勾勒出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可以说一个幸福感的国家是建立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上的,这也就是一些发达国家民众从来不会向中国民众这让热衷于存款攒钱,因为他们即使失业也会得到一份足以维持生计的社会保障金。当公众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之时自然会热衷于攒钱,把幸福感寄托于涨工资,这是一种幸福的无奈!
在现代企业中,员工追求幸福更多地是看这个企业对于员工的社会保障措施是否齐备,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严,工作的是否体面,有时这些未必会直接与涨工资挂钩,但他却深深的根植在企业员工追求幸福的愿景里,当企业能够把员工装在心中,能够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制定发展方针,让员工看到发展的希望,那我绝对敢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员工的幸福感是在于企业同发展、共进步中获取!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当国家把人民装在心间,当企业立足人本管理,我想在追求幸福感的道路上不再仅仅只是涨工资得这般无奈,当社会保障真正实现全民覆盖,那么全民的幸福感会真正地“涨”在心间 ! 让幸福感“涨”在心间
回 1楼(敬业心) 的帖子
感谢老师关注 社会保障是事关幸福的重要因素! 连涨工资都不会幸福的员工,企业还能靠他热爱企业奉献企业吗?难道非得人人都当官当先进当技师,怎样才算企业把员工装在心里。能够涨工资 的企业其他方面也不会太差,连工资都涨不了的企业,其他方面也好不了哪去? 就金老师的发问我还是觉得老师没有理解我所阐述问题的宗旨所在,我并不否认涨工资能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而我所说的是提升企业员工的幸福感并不仅仅在于涨薪,这些年企业员工的工资谁不见涨,可幸福感却始终没有同涨薪一起提升,财富是一种变量,保障则是一种基石,试想当国家发展富足到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等等,谁还会这么在意涨薪的问题,其实这项调查的结果看似是一种民众提升幸福感的需求,实则是对社会保障的一种信任危机。好的企业薪金问题的确会很高,但现代企业打造的则是一种保障福利,这一点远远超出了涨薪这一单一层面。 个人观点:社会保障体系是民众获得幸福感的底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