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2-11-18 17:24:03

(拳击)香港出现首位职业女拳击手

比武打擂台,一向是男人的专利,而靠“打人”养家糊口的职业拳击手,在香港更加是“稀有动物”。然而,最近香港一位痴迷“拳击”的女子却毅然辞去了月薪过万的工作,成为全港第一个职业女拳击手,开始了她的擂台争雄岁月。






  这位拳坛女杰名叫谢凯华,今年23岁,朋友们都亲切地叫她华女。每天晚上8点,身材娇小的华女都会来到所住地区的搏击中心。在进行完简单的热身动作之后,她便戴上拳击手套站上擂台,开始专心与教练进行对打练习。

  为打比赛展开艰苦训练

  华女是从今年2月开始这种艰苦甚至有点刻板的训练的。她每周训练6个晚上,是为了迎战将于不久后举行的职业拳击赛事。这也是她首次参加职业拳击比赛。

  虽然华女曾经参加过一些业余拳击比赛,有一定的比赛经验,但是她表示,职业比赛无论是对力量技术的要求还是比赛的激烈程度都要远远超过业余比赛。所以她数月来不断锻练自己的体能和提升拳击技术,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细看一下华女的训练内容,就可以想象当一个职业拳击手的艰苦。她告诉记者,因为她的拳击教练是一位公务员,要晚上下班后,才能帮她练习,所以白天只能自己训练。她每天清晨6点起床,先跑步45分钟,然后做100次仰卧起坐和俯卧撑。除了要有耐力之外,拳击手还要能在瞬间爆发出最强力量。为了提高爆发力,华女在做完体能训练之后,还要进行20次50米的冲刺短跑练习。到了晚上,她就到搏击中心和教练进行3小时的对打训练。华女说有教练当面指导动作和技巧,自己的拳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说起来,华女也算得上是一位拳坛老将了,她接触拳击运动4年多来,参加过多项业余比赛,体能一直不错,但经过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她竟然“成功减肥”。她笑着介绍说,一个月前她拍拳赛的宣传海报时体重56公斤,而现在只有48公斤了。

  迈入拳坛只为寻找英雄感

  华女决定成为香港第一个女职业拳击手的原因,说出来很简单,就是被拳击争霸所带来的英雄感所吸引。她在18岁那年,开始接触拳击运动。她说那时在杂志中看到介绍空手道、柔道和拳击等运动,因前两种都有很多人学,一心想与众不同的她就壮着胆子报名学习了拳击。而戴上拳套,在擂台上蹦跳着和对手展开攻防的快感,迅速虏获了华女的芳心。用她的话说,拳击充满艺术美感,每打出一拳,那种美妙感觉更加难以形容。


当然,站在擂台上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最让华女激动不已。她说:“在擂台上被所有人注视的英雄感觉,是其它地方找不到的。”不过,这位先后获得多项业余拳击冠军的女拳手,也曾有过失利的经历。在她刚初出道时,曾经参加了一场比赛,结果被对手“打得很惨”。这次挫折,险些令她放弃拳击运动。后来在教练的安慰下她才摆脱了失败的阴影,继续投入这项运动。

  今年2月,华女的教练建议她做个职业拳击手。于是,已经痴迷拳击的她辞去了月薪超过一万港元的工作,决定全身心地打职业赛。即使没有经济负担,在香港靠打拳为生,始终有一定风险。但是华女说她想趁年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日后可以跟子女自豪地讲,曾经打过职业拳击比赛。

  性格因拳击而改变

  也许大家不会想到,现在说话像连珠炮似的华女,在接触拳击运动之前,是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人。她小时候喜欢独处,上学时也不爱和别人沟通,即使说话也往往是一句了事,所以新朋友都觉得她很冷漠。

  但爱上拳击之后,华女待人处事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她说,她的性格之所以发生转变,是因为练拳击时需要不断请教其他人来改进自己的技术。就这样,她逐渐学会了与人沟通,性格也开朗多了。


来源国际在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拳击)香港出现首位职业女拳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