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2-11-20 19:28:52

光与影的世界
    总是说自己喜欢摄影,但是自己一次也没写过关于摄影的心得。可见自己还仅仅是摄影中的门外汉。
    说起摄影可有些年头了,从最早的使用胶卷的相机开始,自己就一直在光与影中寻觅,可惜那时的成本太高,而且手中的相机也都是傻瓜机,只有一台完全手动的相机,还因为使用不当,早早的光荣下岗。
   如果说自己喜欢上摄影,还要从那台完全手动的相机说起,因为那是我买的第一台相机,相机的型号和款式就不说了,日本货。镜头后配的28mm—210mm,因为是小车拉大马,可见对光的要求是相当严格,而且那时完全是用胶卷的,自己照的什么样,是看不出来的,每次都要冲洗,胶卷钱加上冲洗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不像现在可以无所顾忌的照,然后进行筛选,甚至还可以后期制作,那时可不行,完全要凭自己的感觉。冲洗后,还要凭自己的眼力,这样才能尽可能多的节省一些银子。
    那时喜欢相机是因为自己拍的照片多是人物的照片,因为相机是完全手动的,一般人都使用不惯,而我恰恰是那个时候才自己悟进去的,没有老师教过,自己看书,然后拍,再看书,再拍。记得那时拍的最多就是结婚照片,因为自己还年轻,朋友相继结婚,每个人都是我给照的相,照的多了,便有了小小的名气,所以找我的人越来越多,可惜那时自己还不知道这一行后来也能挣钱,那时完全是友情出场,而且是尽心尽力,那时候照了很多的经典照片,现在看来,还有些激动,毕竟自己用的是非专业的相机,还能照出那么专业的水平,自己都觉得兴奋。在这里小小的夸自己一下。说是专业,实际就是光用的非常好,那时对光的追求到了痴迷的程度,只有在好的光线下才能拍出独特的景象。也就是那时候自己拍的几幅照片参加了一次摄影比赛,还获得了三等奖,还记得那几幅照片是工作的场景。拿着证书和奖金的时候,自己都有些傻眼了,要知道人家获奖的都是专业人士,那摄影设备都是顶级的,再看人家的照片更是美不胜收。而我的照片充其量也就是即时产物。那是90年代初,那时我获得了300元的奖励。
    那次对我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迷恋上了摄影。不过只是迷恋,并没有到痴迷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完全是自己的性格影响的,因为对自己的不够自信,所以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触摸过一次专业的相机,自己的相机都是非专业的,特别是现在更都变成了完全的傻瓜型,所以说自己并不是完全的“摄迷”。
    但是对于光与影,自己还是有些偏好的,每次拿起相机一定就如以前一样,不轻易的按下快门,都是在不停的搜寻最佳的景色,直到认可了才按下快门。另外就是现在对于人拍的越来越不好了,对于景倒是越来越喜欢了,这种变化,恐怕也是因为自己一直不喜欢摆拍的结果,我总是喜欢抓拍,我觉得那些才更自然,所以给人照相时我从来不说:“1.2.3,茄子”之类的话,大家在我照完之后总是投来怀疑的眼色,照了吗?行吗的疑问,对于这些我总是付之一笑,记得最初用胶卷相机拍摄的时候我都没掉过链子,难道现在使用上了数码的,我反倒不如从前了。不过笑过之后,我还会补上一句,要不,再来一张。
    前些日子同朋友出去采风,自己再次找到了光与影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莫名其妙的吸引人,我们各自寻着自己的梦,各自收获自己的快乐。
    很怀念还是用胶卷的相机时代。因为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参加过摄影比赛,再也没有获得过奖项,而那时获奖的照片也都成了历史,我不知道它们还是否存在,或者真的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2-11-20 19:29:48

回 8楼(李明原创港) 的帖子

谢谢李明老弟。

安徽灯塔与海 发表于 2012-11-24 20:12:35






                                                 冬日里那一抹红
                                                          康海
       秋、以它撩人的姿色伴随着渐行渐远的脚步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不知不觉中,冬已悄然来临。田野里皑皑白雪、树枝光秃、寒风呼啸。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们踏雪寻梅的意念油然而生。然而,你只知梅花却知火棘吗?
    它没有青松挺且直的伟岸,也没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在花枝俏的美誉。它只是一丛小灌木,在大自然里,它绝对成不了擎天大树,因此它虽不自卑,也从不张扬。它没有如梅兰竹菊般受到历代文人雅客所追捧,留下诸多千古名篇而流芳百世。它不因自己的植株矮小而任人践踏,受人欺凌,它满树的荆棘就是它的尊严的明证。因此,它在大自然里仍彰显自己的价值:用作绿篱,以护圃园花草,使大自然葱绿永远,在人们心中,它也是刚毅和力量的像征。火棘果鲜红夺目,每年秋冬,一株株、一坡坡、一岭岭,果儿红遍,象朝霞,象红云;在白雪皑皑的冬日面对粛杀的大自然,它如烈焰,给大地带来温暖,给人们带来希望。
    历史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途中草断粮绝,军心浮动,就靠这火棘果充饥度过难关,进兵得以顺利,火棘果因此得名“救军粮”。风雨中方显火棘坚强,逆境中才知火棘珍贵。昆明世博会上,一株“火棘”盆景竟获金奖。这种经历了磨练的美,又教人产生多少人生感悟?
    存在就是价值。火棘的存在,至少可以给大地带来绿茵,给大自然代来和谐,给人们带来希望。

安徽灯塔与海 发表于 2012-11-24 21:02:06

请老师们指点、评说啊!

荷花 发表于 2012-11-29 19:18:54

回 10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我喜欢这几幅图,真的很棒。

李佳0120 发表于 2012-11-30 13:59:19

回 12楼(安徽灯塔与海) 的帖子

这是樱桃吗?看着都想吃 拍的不错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2-11-30 21:33:05

回 14楼(玲子) 的帖子

谢谢玲子老师。

安徽灯塔与海 发表于 2012-12-4 16:48:11

回李佳0120老师的话,这是火棘果,可以吃的!学生拍摄水平还是起步阶段。请多指教!

杨柳含烟 发表于 2012-12-5 20:48:07

zy6983 发表于 2012-12-6 08:04:57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光影故事.最后一张】第三届原创图配文摄影大赛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