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工奖”治标不治本
蒲永燕年底普工难招再次来袭,武汉企业开出的“荐工奖”奖金也水涨船高,推荐一名员工最高奖超2000元。“企业今年加大了‘荐工奖’力度,奖励600元钱不算高。”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李永洪说,武汉一家电子企业规定,凡是推荐工人去该单位且工作满半年,推荐人就能获得推荐岗位一个月工资奖励,金额超过2000元。(武汉晚报)
“荐工奖”是企业用工供需矛盾的产物,也是一种企业为解决“用工荒”而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之一。在我的家乡也有类似的事情,我记得当棉花成熟的季节,棉农们都非常着急,因为棉花都在同一时节成熟,一时之间找不到摘棉的工人,季节不等人,如果错过了摘棉期,一年的收成也就没了。此时,也有被大家成为“引人”的一种人,他们专门寻找摘棉打工的人,再引荐给急需的棉农,引荐一个人也有“好处费”,据我所知,这个所谓的“好处费”已经从前年的100元涨到了现在的500元不等。害得棉农们也吃不消,现在棉农们都想方设法建立了自己的渠道,逐步摆脱了这种现象。
通过以上的启示,我认为“荐工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所以企业还需从自身抓起,强化自身优势,我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做大做强,提升企业的整体合力。一个好的企业,必定有着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发展方面,用创新的理念引领全体职工取得新的突破、新的成绩,从而使企业发展不断强大;在用人方面建立更加公平、公正、规范、科学的机制;在其他管理方面应该加强与国际接轨,做到与时俱进,永葆活力。
二是优化用工环境。优越的用工环境必定可以吸引职工,这里面包括的学问很多,我所说的可能只是皮毛。在硬件方面,首先想方设法增加职工的收入,这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还要加强工作环境的改善,比如工作室、车间等等,尽量美化环境,给职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工作空间;在软件方面,注重提升职工的素质,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培训制度,提升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技能;注重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凝聚职工的思想,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厚实企业文化底蕴,加强人文关怀,用一种企业文化引导职工热爱岗位、热爱生活,从而树立起一种在企业工作的优越感和幸福感。
“荐工奖”治标不治本,只会使“中间人”获益,所以不可久行,希望企业做大做强自己,相信所有的打工者都会选择一个好的企业的! 作者通过身边的事例,启示得出:酒香不怕巷子深!荐工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企业还需从自身抓起,强化自身优势,至少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做大做强,提升企业的整体合力;二是优化用工环境,对企业如何解决招工难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和建议。
回 1楼(沩水云飞) 的帖子
谢谢老师指导 标本兼治最好 表需要治 本更需要治 企业只有自身“身强体健”,才能有效抵御用工“寒流。”回 2楼(鸿雁) 的帖子
谢谢老师指导 引用第5楼胡云峰于2012-11-21 17:10发表的:企业只有自身“身强体健”,才能有效抵御用工“寒流。” p_w_picpath/back.gif
谢谢胡老师 “荐工奖”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有企业营销的成分,更多的是企业的无奈! 越写越好,支持鸿雁老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