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生死之“教”——驾校教练面面观
http://auto.people.com.cn/mediafile/200601/05/F200601051545381170023697.jpg
有人说,驾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什么职业的人都有,什么素质的人都有。他们凑在一起,目标只有一个,学车,拿到驾照,可以名正言顺地开车上路。驾校是一个把人与车融为一体的地方。在曾经很冷而今很热的驾校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总是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无数学员走下他们的车后就直接开着自己的车上了马路,成为交通的参与者——不用说,他们就是驾校教练。
教练是怎样“炼”成的
教练的选拔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他们不仅要过学员考驾照所必须过的三考(交规、桩考、路考),还有一个专门为教练员准备的考试。四考全过,拿《北京市机动车教练员上岗证》,就可以带学员了。与我们这些久经考场的人正相反,他们怕的不是“动方向盘”的路考和桩考,而是“动脑子”的交规和教练员资格考试。教练来自于公交、出租、长途运输等多个职业,他们都是有多年驾龄的老司机,对车有着特别的感觉和感情。四考通过并不能说一个教练就“炼”成了,因为评价一个教练水平最重要的“教”字,要等学员的成绩出来才能知道。
教练的“钱”途
教练的薪水是个公开的秘密。尽管他们到驾校来的原因不尽相同:有的下岗了,有的退休了,闲着没事儿干当了教练,更多的人是觉得这行收入不薄。虽然随着驾校的不同,薪水高低有微小的差异,但比起以前的工作,这行更有“钱”途:桩上过一个学员教练能挣60元,路上过一个学员教练能挣120元;一个学员第一次考试(无论是桩考还是路考)“折”了而第二次过了教练员收入减半,如果二考再没过,那教练就没有收入了。在这样的工资制度下,每个教练员都顶着很大的压力,挣钱不易,但多劳多得。一个教导有方的教练一个月收入能到3000元以上。
教练不收“脑白金”
教练的纪律是一个大家很关注的话题。从前学车的人们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学车要送“礼”,一条烟是普遍的,送“大”的也来者不拒,偶尔还要请请客吃吃饭,有的教练甚至伸手向学员索要财物,否则教练会威胁学员,告诉他们等着重考吧,这次考试过不了了,可谓“号令天下,谁敢不从”。这就是过去驾校里“著名”的“吃拿卡要”问题。
“吃拿卡要”百害而无一利,既损害了驾校的声誉,又增加了学员的负担。针对这种情况,现在的驾校普遍加强了管理:一经发现,吊销教练资格,通报驾校系统,永不录用。学员对教练的态度不满意、教法不认同,可以向驾校提出,表现实在恶劣的可以向驾校管理部投诉,驾校会立即更换。但话是这么说,到具体落实的时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自觉的教练永远有办法。可是有规定怎么也比没规定强吧。毕竟,比起以前,现在“吃拿卡要”型教练少多了。总体说来,由于制度比较健全,大驾校的教练要比小驾校要规矩得多。其实大多数教练对学员都是很负责的,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将自己对车几十年的感觉传给自己的徒弟,不仅仅是为了收入,也是对工作负责。
教练的“搏弈”
教练们之间的“搏弈”是在考场上进行的。每一个学员走进考场的那一刻,不仅学员自己紧张,教练也跟着揪心。教练们无论水平高低,态度好坏,终归目的是一样的:要让学员们顺利地通过考试。平时有问题教练可以帮你纠正,可进了考场,全靠学员自己了。很多学员在上考试车的那一刻精神崩溃,不分左右,不分刹车和油门,更有甚者,手抖得握不住方向盘,脚颤得踩不住离合器,正常水平发挥不出来,这是常有的事儿。但即便如此,考试没过,教练还是要教你,第二次约考不用交任何的费用(这是最近才改革的)。你的成绩单就是教练的成绩单,驾校根据教练的业绩有奖惩制度,通过率高的教练有奖金,通过率低的教练要扣钱,赏罚分明。
“第三只眼”看教练
在一个学员从从来没摸过车的菜鸟成长为一个能够“驾轻就熟”的高手的过程中,驾校教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些准驾驶员眼中的教练是什么样子呢?小编在京南公交驾校内的路考场门口采访了一些从考场里出来的学员,通过他们的“第三只眼”来看教练。
考试刚通过的小陈谈起自己的教练,充满了感激和自豪。“我赶上了个好教练”——顺着他的指引,小编见到了远方驾校的张宝秋教练。张教练是个健谈的人,“其实我没他说的那么好”他接着说,“我对工作对学员的态度就是该教的我教,按我说的做了,但出错了;或者你说‘这项我心里没底儿’,没关系,咱们一起找问题,多想,多练。如果是累了,那就休息休息,然后抓紧时间接着来。开车时间久了谁都会疲劳。不累,那就继续练,我绝不会说你学得不好就不教了,停一边儿凉快去了。如果是不熟练不协调的问题,那就哪项不熟练哪项,比如你百米加减挡不行,那咱就练一下午百米加减挡,非练好了不可。”
张教练教得很快,学得快一点的学员几天就学完了,再练习练习就可以约考了。张教练的徒弟很多,这天下午就有两个弟子走进了路考场。他们对张教练的教法都非常满意,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跟张教练学车“简直是一种享受”。
小刘就没那么幸运了,他路考没通过,心情非常沮丧。他说他的教练特凶,动不动就发火,做项目的时候协调配合一不好就嚷嚷,说他笨。越是这样他越紧张,出的错越多,那教练嚷得也就越多。有一次他俩对嚷起来了,结果那教练干脆把头一甩不说话了。他说这次考试没过,过会还要去找教练,又免不了一顿骂。他打开了手里攥着的一团纸,小编看见上面交警写了“路考不合格”的字样:“单边桥右侧两轮没上桥;坡停不到位;坡起熄火溜车”。
路考刚通过的的老高60多岁了,他说上车的时候交警看见他还说呢,“看来今天是老同志打头阵啊。”他说自己年纪大了,学得慢。教练是个女的,对他也挺尊重,有点进步就表扬,不过做不好的时候也得挨说。其实老同志是最难教的,反应慢,教起来得有耐心才行。
如果说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的话的话,那么驾校教练的职责就是避死免伤。无疑,“避免”比“挽救”要有效得多。教练们用辛勤的汗水编织出了这个城市交通的井然有序。他们肩上担的是对交通秩序的维护和对人生命的负责。教练对学员的教导方式日后也会成为司机在道路上的驾驶风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成也教练,败也教练”。同时,作为这个城市里滚滚车流中的一员,你是否还记得曾经坐在身边的教练,是他们手把手地教会你起步、停车,教会你如何坦然地面对前方的危险,教会你带着司机应有的素质和责任踏上远方的路。
来源人民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