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2-11-25 16:20:30

(驾校)究竟是谁惯坏了驾校教练?

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拥有汽车驾驶证的市民已接近200万人,也就是说现在平均每10个上海市民中就有1个拥有机动车驾驶证。上海的学车热还将持续数年,到2008年后拥有机动车驾驶证的上海市民将达300万人左右。来自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共有142家驾校,近两年每年学员总数都在20万人以上,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超过6亿元的市场。在这样火爆的市场需求下,教练自然就有了“吃拿卡要逼”的资本。

管理不严纵容了教练违规
      目前上海的142家驾校分散在12个培训基地里进行授课。记者来到位于上海西南角的一个著名的驾驶员培训基地,在这个基地训练的驾校就有几十家。
      尽管还是早上七点,但这里已经相当热闹:印着各驾校名称的各种颜色教练车在道路上行驶着,形形色色的学员奔走其间。在基地的培训中心大厅里贴着不同的规章制度和一个驾驶员培训的流程图。记者留意到有这样的告示:不得代按指膜。这是在采取电脑计学时以后的一项“新发明”,一些不想“亲临现场”又想“尽快毕业”的学员可以花钱请人代为按手印进行计时,手印通常做在塑料薄片上。因此也就经常有人(通常就是教练),手里拿着一沓薄片到电脑前面按手印。当然也会有纠察前来检查,一旦被发现,教练将面临停职的处分,而学员所有的记录归零,必须重新开始。不过这种检查是随机的,监控力度并不大。有了利益的驱使,教练们总有办法帮学员们“过关”。
      中午时分,基地周边的各家餐厅里就坐满了驾校的教练和学员,每一桌酒席旁几乎都是以教练为中心的一群学员在觥筹交错。记者看到不少人点上了几瓶啤酒“小酌”,饭后又继续上路学车。酒后驾车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这是常识,在这里却一向无人来管。

“两相情愿”让教练心安理得
      记者在培训基地随机找了几位学员打听教练收礼的行情,没想到个个都说得头头是道。他们透露,基本上都有过给教练送礼的经历,为了通过考试还要给其他相关人员奉上红包。教练收礼的情况是因人而异的,要面子的教练基本上不收现金,“笑纳”的往往是交通卡和超市储值卡,胆大的教练就是“见钱眼开”了。除此之外,烟、酒、茶这些是常规礼品,几乎人人都送,吃饭则是最普通的。粗略统计一下,每个人“孝敬”教练的费用都有两三千元。
       尽管驾校教练的“吃拿卡要”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但是真正觉得必须杜绝的人却不多。不少学过车的人认为:“教练收红包也是两相情愿的事,没什么必要禁止。”
      据了解,多数驾校教练基础工资不高,他们的收入主要看毕业学员的人数,一般驾校是按照其所带学员毕业人数来发放“奖金”的。但是学车的人越来越多,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遇上“条件不好”的学生毕不了业就有可能减少收入,所以教练得想尽办法进行“弥补”。另一方面,有些人学车只是为了获取驾驶证,根本不在乎过程,所以他们愿意选择直接花钱解决问题。教学双方的投机取巧心理造就了“两相情愿”的过程。
至于那些想认真学习的学员担心的却是“孝敬不够”,被教练捉弄。"教练要想治你还不容易,只要少教你一些窍门、一些动作,不告诉你问题所在,你一来学不好,二来就算学完了也开不了车。遇到这种情况还不是投诉无门,干脆对教练好点更实在。"

利益均沾使教练欲罢不能
      真的要花工夫培养一个合格的驾驶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驾校开始并不被人看好。但是忽拉拉这么多驾校开出来,这么多驾照考出来,显然证明驾校生意越来越红火。2004年,驾校业被列为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一。因此在采访中,一些教练就表示吃拿卡要风气的形成并不能全怪在他们身上。
      一位王姓教练这样解释:“有些红包我们只是代收而已。比如学生想买断学时,那得找管电脑的人来操作,有的学生想过桩考,我们就要请桩考点的工作人员偷偷帮助指挥。大小路考也有考官,也得找他们‘放水’……这些都是要收礼的。我们明示、暗示地让学员掏钱,也是担心他们过不了关,影响了我们的收入啊!”另一位学员就透露:“我有个朋友在一家私人驾校学车,学费虽然高一点,但是只去上了三次课就可以拿驾照了。据说那个老板就把上上下下的关系都疏通好了。”
      显然驾校教练在这样的黑幕交易中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众人利益均沾,教练要保证自己的收入只能是吃拿卡要,再加上逼了。

      据有关部门统计,道路交通事故近五年来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都在十万左右,而这些交通事故中有80%左右是属于驾驶员的责任,其中驾龄在三年以下的驾驶员的责任基本又占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年的车祸中有一半都是新手驾驶员造成的。不负责任的驾校教练、贪图利益的“相关人员”,再加上急于求成的新司机,可能正是那些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边缘调查

●日前,某媒体针对社会发出一份对于驾校教练员教学质量的问卷调查,当回答“您对您的教练员的教学态度是否满意”时,有超过六成的人选择了“不满意”这一答案。引起学员不满意的主要是频频斥责、言语侮辱或态度冷漠的教练。

●有关统计表明,中国600多个大中城市的道路总长不足20万公里,而这不足20万公里的城市道路容纳着50%的机动车,支撑着70%的社会经济运行。近年,在中国轿车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快速增长的同时,道路建设里程每年增幅为3%-5%。据调查,目前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有80%的路段和90%的路口通行能力已接近极限。随着汽车社会的逐步到来,私人交通上升为城市交通的主要力量。

●考驾照,只需交钱就行!这在全国是一个比较普遍的事。目前考驾照“软过”的行情是:文考100元,考倒杆300元,场地考试400元,路考300元,全部“软过”大概要多花1100元。其操作流程是:学员先在驾校报名,然后陆续参加相关考试,在每一科的考试前,由学员先把“软过”的钱交给驾校教练(为了更高的过关率,一般是驾校主动要求学员缴),然后由驾校去“勾兑”考官。考试时,即使学员当场没过关,考官也不会在答卷上画X,考官会下来后私下画钩,就可以“软过”。

●法国每年参加考驾照的人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考生能顺利拿到驾照。因为笔试的难度很大,一次通过考试的人很少,此外还有更艰难的路考。有很多人通常得花好几年的时间才能考取驾照。

●对于申领驾驶证,美国各州的规定基本一致—————无须参加驾校学习,只要你考试通过,就能拿本本。如果自觉技术过关了,就向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申请考试。考试时间由双方约定。先是10多分钟的笔试,然后由考官陪在身边,进行过杆考试。最后是路考,在公路上兜一圈,转几个弯,最多再调个头。整个过程,交管部门只收取7美金的“工本费”。


来源杭州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驾校)究竟是谁惯坏了驾校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