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上海“打黑车”模式转向
在舆论压力推动下,以“取证困难”为借口、存在长达14年的“钓鱼执法”模式,终于走到分岔口。官方认错之后,上海祭出打击黑车“新”招数,黑车团伙首当其冲。10月29日晚,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下称上海市交通局)发布通知,要求从本月底至2010年春运,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一般而言,“非法营运”就是指所谓的“黑车”。
打击“抱团结伙”
上海市交通局的通知强调,各区县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根据行政区域内非法营运的实际情况,对抱团结伙、欺行霸市、扰乱交通运营秩序等行为,开展不间断的联合执法。
通知称,具有团伙性质、欺行霸市,占道、盘踞、扰乱正常交通秩序,抗拒执法、妨碍执法等行为将是重点打击的对象。相关部门人士透露,这主要就是指盘踞在上海郊区的各个有组织的黑车团伙。
1995年起,上海各个郊区陆续成立专门的执法部门打击黑车,随后,雇佣“暗乘”进行“钓鱼执法”应运而生。可时至今日,最重要的打击目标——黑车团伙仍然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种“以黑制黑”打击模式的必然结果。
14年来,在上海郊区的各个“地盘”上,“暗乘”和部分黑车司机,形成各个“帮子” (团伙),相互倾轧,斗殴、绑架,甚至酿成血案。这些群体的人员,或是劳教、劳改人员,或是失地农民,或是外来务工者。
而在这种残酷的“江湖斗争”中,一些“暗乘”的“帮子”和黑车“帮子”,反而逐步形成了默契的勾结。比如在闵行区,一位隶属于某黑车“帮子”的司机,在支付了每月300元的“信息费”之后,能准确掌握到相对应的某个“暗乘”组织每次参与打击黑车执法的时间,有效地减少了被“钓鱼”的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中,执法大队、“暗乘”与这部分黑车司机,渐渐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依存关系——“暗乘”通过执法大队和黑车司机实现收益,执法大队通过“暗乘”和黑车司机完成指标,黑车司机则有效地降低了处罚成本。
因此,虽然14年的打击黑车行动“硕果累累”,各区完成指标连年攀升,但结果是越来越多的普通司机,或因同情,或因贪小便宜,成为“钓鱼”的对象,被处以重罚;而黑车“帮子”的成员们,至今依然畅行在郊区的道路上。
如今局面翻转,一些黑车“帮子”又掉转枪头,加入信访维权司机的行列,以图追讨罚金。浦东新区一位相关部门的官员表示,由于黑车团伙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政府方对他们参与“维权”深为担忧。
相关新闻:
一场打击非法营运抱团结伙、欺行霸市的专项整治,正是在上述种种背景下展开。上海市政府网站称,要通过专项整治基本杜绝非法营运抱团结伙、欺行霸市现象。
公安长期介入
据《财经》记者了解,同样也是考虑到黑车团伙的社会危害性等原因,公安部门将更大程度地参与此次打击黑车的行动。
上海市交通局的通知注明,交通行政执法部门将会同公安部门联合行动,坚决打击非法营运,切实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和市民、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而且,这种交通行政执法部门和公安部门在打击黑车问题上的合作机制,还将在专项整治行动结束之后长期存在。此前,日常的打击黑车行动,虽也有民警现场参与维持秩序,但行动基本是由各区城市交通执法大队自行组织安排,公安部门参与力度甚微。
上海市政府网站引述有关部门的表态称,交通行政执法和公安两部门,将建立经常性的联合检查工作机制,在市、区层面分别建立一级和二级网络机制,有力促进整治工作。
此外,被尝试的新举措还包括,引导市民采用合理方式,协助打击黑车。通知称,将在市民投诉举报、出租企业反映、新闻媒体曝光等反响强烈、问题突出的地段、部位、区域,集中力量开展专项联合执法整治。
上海市政府下属的东方网,正在联合上海市交通局开展“上海交通发展金点子”的网上征集活动,其中就包括向市民征集非法营运车辆聚集点。
其实,以上种种“新”手段并非真有新意。过去相关部门打击黑车的各类文件上,也有类似的字眼,只不过是“简单高效、取证方便”的“钓鱼执法”模式,在实际行动中成了基层执法部门的不二选择。
因此,未来若是摒弃“钓鱼执法”,抓获黑车和取证的难度都将大为增加。对此,上海市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员坦言,确实还没想出更有效的方法来整治黑车,但是发出这个通知已表明了政府的态度。
来源财经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