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2-12-9 15:01:13

(交通)记者体验上海黑车司机生活


    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方,在郊区地铁站的出口,在某些居民小区的门口,总是“潜伏”着若干辆私家车,或五颜六色的奇瑞QQ,或黑色低调的普桑,车牌可皖、可豫、可浙、可苏,当你在路边等待出租车的时候,他们会一齐围上来问你要不要送一程,这就是没有正规运营资格的黑车。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自从“钓鱼”执法被明令禁止之后,使得黑车有四处泛滥之势,为此记者花费一月时间,调查了市民反映的几个黑车聚集点,了解黑车群体的生存现状与最新的违法手段。
  7月29日,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副局长杨小溪表示,根据黑车的新情况,上海市正在探索打击黑车、整治交通秩序的新思路,或将模仿香港暗访组的方式,建立一支特别的队伍专门对付黑车问题。
  7月16日11时@2号线淞虹路站3号口
  疑似黑车中皖牌、浙牌居多
  此处有一个大型易初莲花超市,且位于十字路口,人流量较大。记者发现,就在出口处停了大约四辆疑似黑车,车型为和悦、桑塔纳、菱悦等,其中三辆车都是皖牌,一辆浙牌。
  其中有位司机,约莫25岁,看到记者一直在观察他们的车,便主动询问记者要去哪里。记者随后挑了一辆安徽牌照的车要去位于靖边路的阳光威尼斯小区,黑车车主要价25元,一分钱也不愿降。事后记者打正规的出租车,走了同样的线路,出租车打表的价格只要23元。对于某些黑心的司机而言,宰陌生的乘客成为一条默认的规则。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上海去年开展了出租汽车非沪籍驾驶员试点工作,从外省市人士中挑选出租车驾驶员。经过几次较大规模的招聘,上海四大出租车公司及蓝色联盟、法兰红等50余家出租车公司,共招录了非沪籍驾驶员1000人,以苏浙人士为主,与沪籍驾驶员同工同酬,合同期为5年。目前,非沪籍驾驶员招录工作已暂缓实施。
  该司机还向记者透露,如果有个“搭档”的话,就会赚得很多。记者开始并不明白,司机继续解释,所谓的“搭档”,就是有个能说会道的助手,负责在虹桥机场或虹桥火车站附近拉客,而他只需要负责送客,这样一来,每天接到的生意会更多,如果配合默契的话,每天可以做超过一千元,利润还是相当丰厚的。
   7月16日12时@阳光威尼斯小区附近
  附近居民对“黑车”很熟悉
  阳光威尼斯的三期、四期分别位于靖边路两边。居民陈先生说,整条路上没有一个公交站点,而且两头都是丁字路,所以居民出行非常不方便,因此这一块聚集的黑车也相对多一些。
  记者数了一下,马路两边总共加起来,有十辆左右的疑似黑车,停靠的出租车只有一辆,并且正值中午,出租司机还躺在车内午休。
  记者观察到,阳光威尼斯小区附近确实没有公交站、地铁站,居民出行除了私家车以外,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这些“黑车”。这时,记者就看到一位居民从小区内出来后直奔一辆黑车,没有任何言语交流,乘客上车后,黑车随即绝尘而去,这应该就是经常乘坐黑车的居民,可谓是熟门熟路,对价位、路线都非常了解。
  记者随即挑了一辆豫牌车辆,再次前往淞虹路地铁站。在路上,记者问司机是否害怕遇到执法人员,司机说自从闵行“钓鱼”执法案发生后,(有关人员)不像以前那么严打黑车了。现在,他们经常也敢接陌生的客人。
  当记者询问他出于何种原因从事黑车行业时,司机告诉记者:“我原来是开摩的,被警察逮过,相对而言,他们打击黑车力度没有摩的那么大。”
  7月16日16时@2号线广兰路站
  遇执法人员就称客人是亲戚
  刚出地铁口,记者就看见有五六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堵在地铁4号出口处。见到记者出站,就围上来兜揽生意。即使记者拒绝,他们仍会跟着,反复询问。其实,一出广兰路站4号口就会看见,十几辆出租车有序地停在广兰路祖冲之路附近,周围也有配套的公交车张江一路。大部分黑车停的地方都在出租公交候车处的对面,牌照以浙、苏、皖为主。
  记者从周围的小吃摊主那里了解到,如果要去玉兰香苑,坐对面的张江一路公交车就能到,可是非常拥挤。小吃摊主表示如果记者需要黑车,可以帮记者叫一辆。
  记者挑了一辆黑车,前去玉兰香苑,定好的价格为10元。一路上记者和司机聊了起来,这位司机称自己是本地人。记者向司机表示,乘坐黑车有些胆战心惊,该司机笑着说:“没事的,很安全,和出租车没什么两样,有执法的了,你就说是我表妹,他们也没办法的。”显然,他们面对执法人员时的说辞是一套一套的。记者下车后看了一下时间,总车程约为十分钟。
  记者再次在玉兰香苑门口,乘坐“苏”字牌照的黑车返回广兰路地铁站,价格也是10元。当记者问及有没有看到或听说过黑车司机被抓的情况,该司机说道:“昨天晚上广兰路就有被抓的,7个呢,一个罚款8000元,扣5分。陆家嘴那里的黑车罚得更厉害,10000元一个。以前黑车罚钱罚得不厉害,不过人会被拘留。”
   7月18日下午@浦东唐镇地铁站
  同一地方的黑车司机也会掐架
  当天下午,记者一出地铁站就发现,这里也是疑似黑车云集。里三层外三层,伴随着司机们的吆喝,并且车辆排列顺序也较为混乱。
  记者挑选了一辆车牌为皖NHB0××的车辆前往附近的王港,在车上,记者向司机询问黑车司机之间为了抢客平时有没有打架斗殴的事情发生?该司机告诉记者,“警察管理得很严,稍微有点矛盾,发生肢体冲突,警察就会到场。不过上个月倒是发生过一件蛮严重的事,早上人多,一般都做拼车生意,我们小车是喊价10元一个人,但有一辆面包车像公交车一样,喊价3元一个人。”司机介绍说,面包车座位多,跑一次能载比较多的客人,他们想通过低价来多招揽些生意,这点小车司机也能够理解,但是3块钱的价格太低了,有点故意扰乱“行情”。
  “我们也不是非要大家统一定价,我们可以接受他们喊5元一个人,因为还是有客人愿意多出点钱坐小车的,毕竟面包车里还是很拥挤的。双方就因为这个定价而起了冲突,有几个人打起来了,虽然也没有打伤人,但闹事的人还是被执法人员带走了,因为那次事件被抓进去的人直到现在还没有放出来。”司机说。
  记者注意到停靠在同一地方的司机们似乎很熟悉,询问是否只有熟人才能在同一个地盘做生意。司机向记者坦言,一点都没有地盘的概念,也是不现实的,新人来做生意,难免会受到一些排挤,例如有一单生意,如果自己不跑的话,可以介绍给熟人,所以新人在无形中就被孤立了。
  7月23日8时@石泉路兰田路
  黑车司机劝记者晚上坐正规车
  据附近的某位司机透露,自己以前在接送陌生客人的时候,也曾发生过宰客的行为。比如,有一次从石泉路到顾村,这是该司机较为熟悉的路线,一般而言车钱应为60元,而那一天搭乘的是一个陌生客人,所以该司机就要了双倍的价钱。
  据司机回忆,还有一次是发生在春节期间,半夜的时候该司机送客人去上海南站,春节期间本就很忙,又是在半夜,所以自己也同样双倍要价了。对于熟悉的路线,司机有自己的心理价位;对于不熟悉的路线,司机会根据自己车上的公里表来计算价格,“用最高的价格走最近的路程”,这就是他们的赚钱秘籍。
  该司机笑着告诉记者,“其实也不是非得宰人家一刀,宰过后心里也很不忍心的,所以对陌生人只要不太紧急,以做成生意为主,一般价格合适就算了。”他同时表示,那些以小区熟人为对象的黑车,想宰客也没有那么容易,“大家都懂行情,而且一旦被发现也跑不掉,除非你换地盘。”
  但是那些在马路上拉流动客人的,他们会根据不同情况,开出不同的价格。该司机举例说,比如一眼看上去,就是第一次来上海的,当然要开一个高价了,还有一些人一看就是赶飞机或者火车的,也得开个高价钱,因为一路上得加速,是要冒风险的。另外在下雨天,打不到出租车的,也得开个高价,起码比出租车要高一些才行。
  临离开时,该司机告诉记者,除非打不到出租,或者找熟的司机,“像你们这样的小姑娘,一般还是打正规的出租比较好,有什么事情能找到人,特别是晚上外出的时候,也安全一点,哪个行业都会有坏人。”
  体验黑车司机的一天
  怕被罚只做熟客生意,月入四五千元
  为了更加了解黑车司机的一天生活,记者于7月23日到普陀区兰田路采访了一位李姓司机。李师傅今年32岁,江苏扬州人,开黑车已经将近3年了。
  一家三口“蜗居”10平方米小屋
  记者于早上9点到达普陀区兰田路,由于天气十分炎热,李师傅邀请记者去他家休息一下。跟随李师傅,记者走进了附近的一个小院子。
  李师傅告诉记者,自己的奶奶、父母都住在这个小院子内,而李师傅一家三口则住在一间10平方米的小房间内。屋内较为凌乱,一张桌子几乎占去了1/3的空间。记者发现,床铺是搭建在半空中的阁楼,墙壁上贴着儿子的许多奖状。记者了解到李师傅的儿子就在附近的某小学就读。
  这么小的空间,平时烧饭怎么解决?李师傅指着门外一排煤气灶,告诉记者说多户人家用一个,算是公用的,煮饭就用房间内的电饭煲。这样的蜗居生活在常人眼中看来也是颇为艰辛的。
  李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几乎只做熟客生意,手机里二十几个熟客的联系方式,也有印制“随叫随到”的名片。平时接送顾客,都是等顾客的电话通知。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工作模式,也是建立在积累了稳定客源的基础上。例如每周的周一和周五晚上八点都要送三名乘客到新闸路陕西北路的某医院,十点左右再接回。
  李师傅在2010年花了63800元买了一辆菱悦,专门做黑车生意,每年花费3000元左右用于缴纳各种保险如交强险、意外险、座位险等以及车辆养护。他以前也在中山北路兰田路做过黑车,曾亲眼目睹过同伴被抓获的情景。他的同伴最终被警察拦截,罚款30000元,在当时对于黑车司机也算得上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了。此事对李师傅刺激较大,加上目前的收入状况也比较乐观,每月平均收入4000—5000元,李师傅也就只做熟客生意。
  每天吃饭和收工时间不固定
  13点20分,一位熟客上门找到李师傅的住处,想要去虬江路。于是记者再次跟随他们上了车。一上车,李师傅就打开音响,随即与乘客开始攀谈,从谈话内容和语气,感觉两人非常熟悉。李师傅将乘客送到了虬江路的电子市场,乘客下车,过了五分钟,又带了一名女子上车。记者注意到,80元并不是李师傅的开价,而是乘客自定的,李师傅也表示,“和这些熟客做生意,路费基本都是他们乘客说了算,有时候或多或少,吃亏或赚钱都不太计较。”当然,也只有每月乘车次数非常多且信誉良好的客人才能按月结账。
  大约14点30分回到住处,李师傅才开始吃午饭。他告诉记者,由于跑车时间不固定,每天吃饭时间和收工时间也不固定,有时甚至半夜才收工。
  》谈生意经
  有时也挑客
  外地生意赚头更大
  李师傅告诉记者,在记者来之前,自己推掉了一单生意,顾客要去水电路同兴路,李师傅解释说早高峰的时段高架下堵车,路途短,车费只有20元,划不来,自己平时接生意都是20元起。跑长途利润还是十分可观的,跑个500元的生意,除去油费,能净赚400元。记者随即询问李师傅,收费是如何估价的,李师傅表示每公里3元。
  大约10点,李师傅接到电话,10点20分要跑一次南汇区四团镇滨河小区。记者到点就和一位顾客一起坐上了车。李师傅在和乘客聊天的过程中,记者获悉李师傅平时做生意不仅仅局限于上海市,有时候会跟着顾客去无锡、江阴、苏州等地。李师傅告诉记者,有顾客曾经包他的车去南京,两天一夜,共收费1400元。
  政府行动
  本市首次大规模“围剿”非法客运
  重点整治“黑车”和克隆出租车
针对本市非法客运现象,从昨天起,本市交通、公安等部门将先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集中专项整治行动。据了解,如此大规模、多部门、长时间联合集中专项整治非法客运行动在本市尚属首次。这是记者从昨天举行的“2012年全市非法客运集中专项整治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的消息。
  今年1-7月
  扣“四类车”6.9万余辆次
  今年1-7月,本市出动交通执法人员6.6万人次,查处非法客运案件1339件(其中,查处克隆出租车271辆);公安部门查扣“四类车”(摩托车、三轮车、残疾车、助动车)各类违法行为19.5万余起,扣车6.9万余辆次,行政拘留扰乱公共秩序、妨碍执法的违法行为人1600余人。今年以来,公安部门还对4名买卖、伪造出租汽车营运证件的克隆出租车驾驶员及1名伪造出租汽车营运证件的犯罪嫌疑人,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依法予以刑事拘留。
  此外,在执法部门加强“查堵”的同时,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公交线网优化等“疏补”工作。据统计,今年1-7月,市交通港口局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40余条,开通“最后一公里”线路64条。另外,闵行、松江、浦东等区投放3万余辆公共自行车,方便市民出行。
  据悉,本次为期一个月的全市非法客运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对四轮机动车、“四类车”非法客运及克隆出租车等三个方面开展整治。通过进一步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违法行为、重点时段的打击整治,有力维护交通营运秩序和社会公共安全,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违法成本低
  “黑三轮”运营屡禁不绝
  在新闻通气会后,此次专项整治非法客运行动正式开始。跟着执法人员,记者来到了3号线江湾镇站。几十辆“黑三轮”在轨交站外排队,前轮抵着后轮。当执法队员来到轨交站外时,黑三轮闻风而逃,有些司机干脆弃车而逃。好在交警和执法人员相互配合,两头围堵,不少“黑三轮”被瓮中捉鳖。
  20分钟不到,16辆非法营运“小三轮”相继查获扣押。其间,一位被没收车辆的“黑三轮”车主在当场教育后,仍不悔改,甚至趁执法人员不注意,意图抢夺车辆,最终被制止。
  参加此次整治虹口交警支队机动中队相关表示人坦言:以每辆“黑三轮”月入5000元左右,车辆成本现在才1000多元,二手的才七八百元。即使被抓暂扣车辆,执法部门以5000元罚款。黑车司机宁愿不交罚款,重新买一辆车又能运营,因此“黑三轮”屡禁不绝。
  据记者了解,2011年实行的《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规定》中指明,对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有违法经营意图的一般收费搭载乘客行为,第一次、第二次被交通行政执法部门发现时,不予处罚,只是口头警告,只有发生三次及以上的才可予以处罚,并且无论情节多严重只罚5000元,这样的处罚数目使得违法成本太低,对黑车司机无法构成太大的威胁。
  人手紧、取证难
  也成“打黑”的阻碍
  在采访中,执法人员向记者坦言,“取证难”已成为目前遏制非法营运现象蔓延的最大障碍。闵行区交通执法大队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目前禁止“钓鱼式”执法。因此,执法人员取证时,只能采取上车前隐蔽摄像,拍下司机和乘客交涉价格或者司机拉客的画面。
  同时采取执法人员和交警联合执法的方式,先由交警拦下一辆“疑似黑车”,然后交由执法大队将乘客和司机分离,分别询问对方姓名、车资、目的地等,制作详细的询问笔录。
  但实际情况是,有些乘客为了赶时间或抱着不想惹麻烦的心理,并不配合执法大队的工作,有的甚至还帮助黑车司机作伪证。另外,黑车司机偏向于社会较为底层的民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非常不配合执法人员的工作。这些都为取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对于迅猛发展的“黑车”来说,执法人员的稽查力量严重匮乏,宝山区交通执法大队负责人表示:“宝山区本就区域覆盖面广,但整个执法大队只有40人,根本不够安排。”
  》进展
  借鉴“香港模式”打击黑车
  在禁止“钓鱼执法”之后,如何创新执法成了打击黑车的一个课题。市交通港口局副局长杨小溪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市民关心的黑车整治问题,上海将借鉴香港经验,成立暗访队伍。杨小溪说,“比如像香港,就是有这样一支队伍,市民举报这个地方有黑车出现,执法人员就赶到举报地点,以乘客的身份乘上这辆车,然后取证,进行相关的执法秩序。当然这个方法是有严格的法律程序规定的,比如必须两个人一起,比如要做好相关的录音录像,参与的人员必须是我们执法人员。”
  此外,相关部门还在研究“重点区域禁停”措施,在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一律禁止汽车停放,以降低以往在这里拉客“黑车”的载客率。




来源:东方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交通)记者体验上海黑车司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