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关键在于民众有多少发言权
收入分配改革:关键在于民众有多少发言权筠连川煤芙蓉武乐煤业有限公司罗勇
十八大报告的号角已经吹响,初次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新目标。想想看,能把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报告,这里就必然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指数可讲。这个“幸福”,只有人均收入明显提高,分配差距明显缩小,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全面惠及全国民众,才能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行。
我们不难看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要全面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必须谈到收入差距。那么如何缩小差距?一个企业能做到,一个地区能做到吗?非也!想必,只有国家做出调控,缩小国家公务人员、垄断企业、中央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中小型企业和城镇、农村居民平均收入,国家少收点,企业多赚点,干部心软点,才能实现职工的心平气静,才能融入和谐“幸福”圈。
我们要进行收入分配改革,一方面要把工资分配写入制度,写入法律法规。比如根据营业额来确定税收,就象我们现在工资达到3千元就得纳税,加大垄断行业和中央企业的税收比例。工资高不高,不是说一个企业想高就高,而是由市场来决定。比如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亏损,工资怎么高得起来?那么,我们就要给这些企业减税,国家少要一点,干部清廉一点,高层少分一点,让公平性体现出来。
当然,仅是国家减了税,国家扶平了企业,这还是不够的。如何将工资分配制度在企业内平等协商,保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应当更加详细地写进法律,写进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让劳动者实实在在得实惠。除此以外,我们还要更加规范、深入思考最低工资标准和干群之间的工资比例。
众所周知,在劳动者和企业之间,劳动者是绝对弱势的,其若要取得在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方面的话语权,必须借助集体的力量,即由工会作为劳动者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和企业通过集体协商来合理确定工资,这正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工会必须能够而且应当代表劳动者为其争取更多合情合理的利益。否则,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中没有劳动者的话语权,绝对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
要取得工资分配改革的实际性进展,可以从公务员薪酬改制、央企、国企、民企分步骤实施,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企业的工资水平公平了,最低收入水平有了保障,那么社会群体的小时制工资等才有更好的定性,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工资的平等,只有平等了,才能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才能让干群都找到幸福感,而这个幸福感正是实现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
事实上,作为一名干部职工,他们的要求变不高,工资能按期发放,能在行业中平等、能在地区中平衡,能在企业中实现递增,能在晋升中提升。所以,我们在考虑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时,也要把员工的晋升机制考虑进去,在以德为先的前提下,完善晋升制度,让人们享受晋升机遇的同时,实现工资收入的平等,达到治标治本,从而让国家十八大提出的工资倍增计划得以实现。
那么,工资如何涨,如何实现工资倍增,必然要由企业埋单,是不是所有企业都买得起单,如何让企业主动买单,还得需要国家作好调控,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税率政策的适时调整应该是应有手段。 好,说的好! 呵呵,谢谢冯原平老师支持。本期不打算参加的,“罗勇,事评还没整出来?”一言激发我的热情,赶紧参与!
写得不好,重在参与。 民众是收入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最有发言权的 变“众口难调”为“大家满意”不容易,但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会日趋公平合理,罗老师的观点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罗老师赶稿 辛苦了 以后早点 别熬夜了 正是这个道理。民众的发言权非常重要。
回 3楼(gyf695400) 的帖子
谢谢,请多指导!回 4楼(胡云峰) 的帖子
胡老师好!咱正在不停地向您学习。读了您的事评,受益匪浅。恳请日常多给予指导。回 5楼(敬业心) 的帖子
谢谢孙老师的关心!这两天压力比较大,有来源于工作上的,也有来源于生活上的。有您和各位老师的指导,我相信会进步得更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