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照)探究台湾驾照考试制度 像考特技有照不敢开
http://news.xinhuanet.com/tw/2009-08/24/xin_4320806241419187907512.jpg此外,现行普通重型摩托车考照没有“驾训”可言,笔试后,沿着环场道路,绕行一圈即可取得驾照,也透露出制度的僵化;轻型摩托车只要通过笔试就可上路,甚至可用汽车驾照取代,更不合逻辑。
台北市监理处计划将来民众考完机车驾照后,在等候领取驾照的过程中,利用约三十至五十分钟时间,让考照者增加一门讲习课程,用影片方式解说摩托车行驶中,各种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让考照民众认识如何安全骑车。
罗孝贤表示,过去一直在讨论考照年龄是否降低到16岁,其实只要有正确的驾驶观念,年龄并不是问题。
重形式、忽略实际的机动车考照制度,造成长久以来“有照不敢开,无照满街跑”的特殊现象。考取驾照的驾驶,开车可不一定懂得交通安全、礼让行人的观念,因为取得驾照靠的是驾训班的“记号与口诀”,这个备受批评的考照制度,让驾驶和整个社会都要多付出不少代价。
根据监理处统计,台北市领取学习驾照,不参与驾训班考照的民众,每个月约有300人,顺利过关的只有三成八;台北市几家民间驾训班每个月约有2500人报考,九成以上都能顺利取得驾照,其中S型弯道进出,正是最难克服的一关。
台湾考照制度让驾训班有存在的意义,但速成要诀、授课时数不足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只要缴交8000至1.2万元的学费,就如同是领取驾照的保证金。
结果上路后一切变了样,有驾照不敢开,就算会开车的不见得懂车,懂车也不懂守法或礼让,交通事故一再重演。
现行路考项目严苛却不实际,像路边停车、倒车入库一次到位,就算开车多年,每天回到自家车库,都未必能一次到位。
上坡起步、直线加速,其实是早期手排车打档不顺容易熄火,特别设计的项目,现在坊间九成都是自排车,这些问题早就迎刃而解,路考的项目是有检讨调整的必要。
更不用说S型弯道,像是特技车手考验,与其这样,还不如来考个“穿越狭小巷弄,闪避两侧违停”的项目,还比较实际些。
台北市交通局监理处长郑俊明说,他对现行不合宜的机车考照制度“感同身受”。他儿子是台大物理系的学生,去年刚满18岁,竟然考了两次驾照都没过,第三次才考取驾照,简直比“学测”还难。
来源:中国新闻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