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刘佳跃 发表于 2012-12-23 17:34:01

班组“好营养”助我健康成长

         12月23日,笔者到曾经工作过的采煤工区采访,在运输队见到了老队长何光华。
   “小刘,听说你当上咱们矿的宣传科科长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很高兴,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希望你能够再上一层楼,哪天当‘大官’了不要忘记我们哦”。何队长话音刚落,曾经的队友们纷纷让我请客,我答应了。
      1995年1月,年仅17岁的我招工进入入矿当了一名采煤工。尽管仅仅是一名不起眼的煤矿工人,但是我还是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从此以后我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再也不用家长为我操心了。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没有家长,不到五岁时,一场疾病夺走了父亲宝贵的生命,紧接着母亲也另走他乡了,我们兄妹四人被几个家境并不宽裕的叔叔伯伯收养。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我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学校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在家里是四叔和四婶最喜欢的乖孩子。上班了,我被分在采煤队,因为个子小干不了移溜打柱之类的重活,队长体谅我,就让我在采煤工作面上下巷搞一搞环境卫生,打一打顶柱之类的轻巧活。在那段日子里,我充分感受到了队组里那么多人的关爱,没有一个人因为我不能干重活而责难我,那段难忘的日子成为我留在矿上最坚强的精神支柱。
   2005年,我调到运输队当了一名机电工,说是机电工,其实就是一个被全队的哥哥们“罩着”的小不点,因为我的字写得好,队长每天就让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巧活,剩下的时间就是帮队里算一算工分、做一做牌板之类的活。一些工友说很羡慕我,老队长何光华说你们要是谁有小刘的本事我也一样照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学会了拿起手中的笔,把身边的好人好事宣传出来。记得2008年的时候,我结合抗凝冻的大背景,我写了一篇我们队长的通讯,题目到至今都记得很清楚,叫做《抗凝路上的“何大头”》,后来这篇通讯在省市媒体上发表,还被推荐到省国资委,当年我们队长何光华被评为贵州省抗凝冻保生产先进个人,我们运输队成了全矿学习的标杆队。有了写作的热情,队长在这方面更支持我了,紧接着我被推荐到区里,当上了一名兼职团支部书记,除了干好本职工作,还负责采区的黑板报、宣传栏的刊出和宣传报道工作。我想,班组是我汲取营养的“福地”,在队组里,我学到了很多安全生产知识,这为我后来从事专门的宣传报道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矿领导说过:读小刘写的东西,感觉很结合实际,也很有人情味,这与他在班组的锻炼和经历是分不开的。
   2006年,我调到综采队看小库,这在采区来说是一份比较清闲的活。在这段时间里,我着了魔一样写稿投稿,除了尽心尽力搞好本职工作,在千米井下,小库里一个伏“案”疾书搞写作的人就是我,这成为当时我所在矿的一个美谈。正因为队长的支持和鼓励,从2005年到2007年三年时间里,我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新闻和文艺稿件200多篇,成为所在集团公司屈指可数的新闻状元。
   2007年,我成为采区一名专职团支部书记兼宣传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工人日报班组天地。但是遗憾得很,当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注册成为会员后,开始狂轰滥炸似地给平台投稿,同时也兼顾着给其他版面投稿,结果一年下来,在其他版面偶有稿子见报,但是在班组天地用稿一直为零。在这一期间,我一直抱着这样的信念,只要自己努力,早晚一天会在班组天地露脸。记得2008年年末的一天,我收到了班组天地版编辑夏晓凌老师寄来的一张贺卡,上面有夏老师遒劲有力的祝福话语:新年新气象,祝佳跃作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名小小的通讯员,竟然让编辑老师如此牵挂着,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之后我一直在琢磨班组天地的写稿技巧和用稿要求,再加上平台上各位老师的指导,2011年10月8日,我的一篇《土城矿调查:四类班组长频有“三违”》的稿件经过夏老师的修改润色,终于见诸报端,后来这篇稿子成为我们矿开展班组建设的一篇活教材,我也成为身边通讯员羡慕的对象。之后,我本着本组天地的选稿用稿要求继续写稿,陆陆续续被采用了七八篇,尽管与其他老师相比我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想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有成绩的,现在,我仍然一如既往地给班组天地写稿投稿,我想上稿或者不上稿只是一个心态问题,关键是我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不仅学到了写稿的诀窍,也学到了为文之外的很多东西。
    不忘根才会走得稳,亲人,朋友、领导、同事、班组,也许每个人都不能给你什么,但是回头一看,每个人都给了你很多,学会感恩、学会感谢,那么你的路一定会走得更加从容不迫,正如我,一路彳亍而行,两位老师永功不可没,一位就是我曾经为之奋斗不止并坚强不屈的生产班组,在那里我感受到了来自班队长和职工兄弟们的无私呵护与鼓励,汲取了不断上进不断成长的精神动力,另一位老师就是班组天地,在这里我就像一个饥渴的旅者,汲取着丰富的知识养分,两个班组都给了我成长成才的丰富“营养”,尽管今后的路子还很长,但是我想说:我能行。这份自信来自于自己坚强不屈的性格,同时也源于背后这两个温馨慈祥的师者与智者的默默支持。(刘佳跃)

贵州刘佳跃 发表于 2012-12-23 17:37:47

写下这篇文字,我心里很沉重,但是更多的是欣慰,一个人不管身在在什么职位,但是永远都不要忘了那些曾经直接和间接帮助过自己的人、帮助过自己的集体,写下这篇文字,我想要表达的就是要不断地记起和忘记一些什么,该忘记的可能转瞬即忘,而不能忘记的,想忘记也忘不掉,因为自己本来就没想过会把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往事忘掉。谢谢夏老师的帮助,谢谢平台各位老师一直不断的鼓励与鞭策。

安徽灯塔与海 发表于 2012-12-23 17:41:49

刘老师,您的经历充满了传奇!敬佩!

贵州刘佳跃 发表于 2012-12-23 17:53:25

谢谢康老师,让我们一起努力,祝平台越办越好。

贵州刘佳跃 发表于 2012-12-23 17:59:31

一年过去了,每一位老师都在此时此刻表达着心中真挚的情感,祝各位老师合家幸福,平安永远。借用一副对联: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金文仙 发表于 2012-12-23 18:10:03

刘老师的成长成功是属不易,向您学习!

初卫平 发表于 2012-12-23 19:15:24

刘老师用自己真诚的语言打动了我,但千万别写成自转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2-12-23 19:27:58

每当回味起那些在班组摸爬滚打的岁月,都有很多感慨,很多感动。

敬业心 发表于 2012-12-23 19:55:24

从班组来 真的是班组英雄

cmfrjtly 发表于 2012-12-23 20:02:57

记得2008年年末的一天,我收到了班组天地版编辑夏晓凌老师寄来的一张贺卡,上面有夏老师遒劲有力的祝福话语:新年新气象,祝佳跃作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名小小的通讯员,竟然让编辑老师如此牵挂着,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这应当是最打动人的。

我觉得刘老师这篇新闻稿件,虽然有由头,但由头与后叙没有紧密结合。但读完全文,真的很感人,尤其是前面讲的那段话。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班组“好营养”助我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