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焊枪一年节省二十万(转帖)
“这把焊枪可是‘有功之臣’,每年创效达到20万元以上。”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孙村煤矿煤炭发运部维修组组长王宪新说,“小小焊枪创大效,使我们煤炭发运部连续12年材料费不超支,共节约材料费200多万元了。”在设备维修组,组长王宪新掰着指头计算着:“运输机上的220个托辊支架平均每年需要更新一半,如果全用新品,购买资金需要4.4万元左右。我们从废料仓库找来废旧材料,自己焊接制作,每个支架的成本还不到60元,做好一个更新一个,仅这一项,每年就能节约3.7万元。”
孙村煤矿煤炭发运部负责管理6千米铁路专用线、两部长约300米的皮带运输机,另有40余台(套)多种型号的机械设备以及各类供电、供水、信号等管线3000多米。6名维修班组的职工承担着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和辅助设施的维护修理工作,焊枪是他们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电焊工张继昌说:“这些设备每天都要运送煤炭,材料损耗比较大,按正常标准每年材料费都要在30万元以上。如果坏了就换上新的,太浪费了,让人心疼。”
自2000年以来,发运部维修班组就把修旧利废作为降成本工作的切入点,坚持“旧的能用绝不领新的,能修复的就一定要修”,用一把焊枪把大大小小的煤场沉淀池过滤盖板、火车装车平车器、皮带机道水沟滤板以及其他一些设备配件进行修修补补,他们把每根焊条用到极限,仅剩下3公分。一年下来,把材料费控制在9万元以内,每年节约21万元。
维修班组的成员们一方面不放弃修旧利废、小改小革、勤俭节约等传统的挖潜方式,另一方面不满足于“修修补补”,开展深度节支降耗,用一把焊枪加工制造设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孙村煤矿3个煤仓的给煤机离地面距离约3米以上,为方便职工作业,需要购买3个仓底作业平台,一个平台价格应在80万元以上。组长王宪新向班组成员通报了这一消息,他们纷纷议论说:“咱们自己制造,能为矿上省200多万元呢,不如自己干。”他们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到矿上的废料仓库找材料,在2个多月的弧光闪烁、焊花飞溅中,维修组消耗边角余料60多吨,高质量焊接完成了3个总面积达到300平方米的仓底作业平台,而他们的制作成本仅仅是几箱普通的焊条。(刁琳波 尹燕青 来源:山东工人报社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