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到“脚”温暖在心 (转帖)
“职工胶靴破损后,他们要到矿外面找修补的地方,在雨雪天气里,拎着胶靴也找不到人修,都挺着急的。咱们工区能不能解决这一难题呢?”在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孙村煤矿服务工区的班子会上,区长吴百雨提出了这个问题。服务工区班子成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商讨,决定马上解决职工“脚上的问题”。他们把区里的人员、办公场所进行认真梳理,抽调出2名具有补鞋经验、心细手巧的职工组成修补胶靴小组,在离职工换衣室最近处腾出一间屋,买来补鞋机、撑鞋掌、锉子等工具,“胶靴修补处”开张了。
“上这个项目方便了职工,太受欢迎了。无论是晴雨天,还是节假日,我们拿着胶靴随来随补。”正在等着补鞋的掘进工区一名职工高兴地说,“矿门外修鞋的都是流动摊,遇到雨雪天找不到修的地方,只好再穿一天,井下的水和碴子不时会往胶靴里钻,那滋味甭提多难受了。”
在胶靴修补屋里,三、四个职工坐在长椅子上等着修鞋。服务工区的老工人曹建波和纪常义正在修着旧胶靴。他们面前摆放着补胶靴的各种工具、材料,还有4双待修的胶靴。纪常义拿着一只被铁丝划了小口的胶靴,用一把小锉在破损的鞋面蹭了10多下,然后均匀地涂抹上一层胶水,又剪了一块黑胶皮贴在上面,用嘴不停地吹着气。等胶水稍稍干了后,再用小锤轻轻敲打,使两个面更牢固地粘在一起,才六、七分钟,胶靴就补好了。综采工区的一名职工对笔者说:“两位师傅的补鞋技术高着哪,我工友的胶靴就在这里补的,现在一直穿着,质量高收费低。”
胶靴修补屋的墙上,贴着胶靴修补人员岗位责任制,门口上有服务质量监督电话,办公桌上还放着意见本和登记表。服务工区区长吴百雨介绍说,在这里修胶靴只收材料费,胶靴上几公分的破损收多少钱都是明码标价,清清楚楚地写在价格表上,要比矿外修鞋的价格便宜三分之二。
墙边还摆着七八只修好的胶靴,上面都贴着一张纸,写着职工的名字和收费价格。一名职工正来拿修好的胶靴,他开心地说:“在外面修有时候要跑个三、四趟,从这里修第二天上班还不耽误穿,方便快捷。虽然是服务到‘脚’的小事情,但温暖了大伙儿的心。”(作者:刁琳波 来源:山东工人报社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