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明
发表于 2015-1-5 09:51:01
http://bbs.bztdxxl.com/read-htm-tid-253982.html
2014:成明的快乐摄影时光
国企肖像
成明
发表于 2015-3-15 20:35:32
中国工业摄影作品:《鞍钢老高炉群改造的那些岁月记忆》-1
康成明(网名成明、成明摄影、askcm等),来自鞍钢集团企业的一位业余摄影爱照者,工作、学习、生活居住在钢都鞍山50余年,对家乡鞍山、鞍钢有着深厚的情感。成明小时候在鞍钢工人村暨鞍钢职工家属大杂院--鞍山新华楼生活,系鞍钢烧结总厂职工家属住宅区。计划经济的时候,成明父母当时都是鞍钢职工,鞍钢统一按企业标准按单位分配给职工福利房,邻居都是工作中的同事,邻里之间也非常熟悉。从我们小时候记事的时候至今还能清晰地记着那时我们小孩子跟着大人们常到厂内喝着车间里管道盐汽水、用瓶子灌氧气瓶子里的盐汽水拿回家慢慢的喝,有时候跟着大人后面钻进热气腾腾的澡堂子洗个痛快的热水澡,有时候跟在鞍钢工作的父母缠着去工厂乙炔瓶旁收集废渣--到学校刷白墙,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托熟人躲在大人身后(逃票)钻进工厂里电影院(俱乐部)看着循环放映的样板戏、革命故事片小兵张嘎、金光大道、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 --待续
成明
发表于 2015-3-15 20:37:26
中国工业摄影作品:《鞍钢老高炉群改造的那些岁月记忆》-2
记得从刚记事时起,我们这些生活在职工家属区的孩子们对钢铁并不陌生,那时很多事情虽搞不懂,就是很好奇。因为我们是鞍钢职工的后代,也很自豪。当时“鞍钢宪法”还是很有名气的,文革时期,鞍钢铸管厂阶级教育展览馆和鞍钢水泥厂钢都牌水泥也很有名气,没想到成明现在同时兼任这两个厂的厂长。鞍钢那时是我们国家钢铁状元,虽然不清楚那时的“跨黄河、过长江”口号的具体含义。但都知道那是抓革命、促生产,战天斗地夺高产、进行钢铁产量升级大会战,详细内容记不得了,只是记得当时的奋斗目标是年产钢铁800万吨---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1975年海城、营口大地震,家里的房子不敢住了,我们都挤到厂区里住了小半年,那时上完课经常在厂区里玩耍,当时学校抓得不紧,科普基础很低、学习的主业都不是很突出,学校里有工厂派来的宣传队、驻校工人代表,有时候有学生问工人代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们说你们多读读苏联保尔-柯察金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多读读他的名言吧!到最后他也没有为我们普及钢铁是怎样从矿石开采经过磁选、浮选等生产工艺将铁矿石粉碎烧结行程烧结矿、将其冶炼至熔点炼成铁、经过脱硫去碳炼成钢水---- 2
成明
发表于 2015-3-15 20:38:39
中国工业摄影作品:《鞍钢老高炉群改造的那些岁月记忆》-3
孩童时对厂区内林立栉比的高大烟筒冒着滚滚浓烟、轧钢厂厂房内传出的轰鸣轧机声、炼铁炉前铁水奔流景象记忆深刻,炼钢炉前工人们奋勇挥锹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时对工人师傅的工作精神特羡慕----后来逐渐学校走上正轨,我们开始认真地回到教室开始温习文化课程,好在文化课基础好,考入了鞍山重点中学--鞍山三中,升学考试入校学的专业是机械设备专业,毕业实习的时候在鞍钢二初轧厂、三炼钢厂实习,那时是以初级专业的角度重新认识钢铁、重新认识那时的鞍钢工业印象。毕业分配到鞍钢设备处从事鞍钢设备供应管理工作,重点进行鞍钢设备改造设备供应现场催货任务,经常到现场跟踪设备备件到货情况,对鞍钢生产工艺及装备有了专业的深层次的理解。 -3
成明
发表于 2015-3-15 20:39:58
中国工业摄影作品:《鞍钢老高炉群改造的那些岁月记忆》-4
1997年10月经历了鞍钢有史以来首次部处室机关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公开招聘会,有幸在单位组织推荐下,应聘到鞍钢设备部备件管理处任副处长,开始了在鞍钢大机关(大白楼)从事鞍钢设备备件管理工作。 -4
成明
发表于 2015-3-15 20:41:42
中国工业摄影作品:《鞍钢老高炉群改造的那些岁月记忆》-5
在这个时期,经历了鞍钢设备改造的一个高潮阶段,这时候我有幸受我们老处长委派主持鞍钢公司备件每周生产电话调度会,参与了鞍钢平改转、二炼钢超低头等改造工程,对鞍钢设备整体升级有了更直接地认识过程--- 5
成明
发表于 2015-3-15 20:42:55
中国工业摄影作品:《鞍钢老高炉群改造的那些岁月记忆》-6
在从事鞍钢TPM推进工作中,与同事们编写出版了《TPM管理与实践》一书,对鞍钢企业文化理念的提升有了新的定位和升华,此间参与了鞍钢老一排高炉设备改造,资产利旧及报废核定工作、后期来到鞍钢资产经营中心继续处置改造后剩余的闲置资产,对鞍钢改造规划有了更高的认识过程。前些年鞍钢有很多报废淘汰下来的老电机、老设备报废后没有送废钢回炉处理,而是对其进行除锈防腐处理后赠送给了辽宁科技大学建设的“钢铁工业园”,成为了鞍钢工业文化遗产,可以称为鞍钢的一个露天钢铁工业博物馆。-6
成明
发表于 2015-3-15 20:44:27
中国工业摄影作品:《鞍钢老高炉群改造的那些岁月记忆》
-7
在鞍钢经历了漫长的改造过程后,我们对钢铁工业印象从初始的好奇逐渐逐步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至今成明在鞍钢工作整整30年了,这期间成明大部分时间从事设鞍钢备管理、TPM管理,时刻关注着不断发展变化的鞍钢。对钢铁工业、钢铁工人,用“时代印记”主题能比较准确的表达了对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钢铁摇篮、鞍钢宪法的诞生地鞍钢过去的辉煌、改革的阵痛、重新振兴崛起这一历史进程的深切感受。 -7
成明
发表于 2015-3-15 20:46:04
中国工业摄影作品:《鞍钢老高炉群改造的那些岁月记忆》-8
工业影像中丰富元素炉火、钢水都能彰显出工业的魅力、火红的炉火、采用油画浓郁色调、版画的朴实质朴的效果都能给人予钢铁般的印记,但我感觉以黑白的影调,更能突出反映出对钢铁工业逝去的回忆,反映出往年的记忆主色调,这里没有也不需要过多的色彩及复杂的图片后期制作,只有原汁原味的黑白影像才能准确的表现出平实而细腻的视觉语言,在深沉厚重中钢铁文化氛围中轻扬温情,在凝重笔触中流露挚爱真情,充满着感染人、激励人的力量。这组“鞍钢老高炉群改造“纪实图片也是一份厚重的写实工业遗产,挺拔高大高炉群耸立在空旷的工地上,半个多世纪的年轮炉皮都已经开始锈迹斑斑,黑白间的高炉管道、炉衬、炉皮饱含着沧桑,看着眼前鞍钢施工者冒酷暑、战严寒,顶风冒雪建高炉的真实影像,不仅留下一个时代的回忆,也留下浸润着工人阶级艰苦奋斗和乐观向上精神的宝贵财富,给鞍钢人留下深深的心灵震颤! 让我们从心底里发出心声,他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最美丽的鞍钢人。流金的岁月,钢铁的交响,时代的聚焦,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在鞍钢集团展览馆魅力鞍钢展厅的题记是对鞍钢--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钢铁摇篮鞍钢的真实评价。 -8
成明
发表于 2015-3-15 20:48:06
中国工业摄影作品:《鞍钢老高炉群改造的那些岁月记忆》-9
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值得铭记,这其中凝结着的几代中国工人的辛劳和汗水更值得我们常常想起。还好,我们有相机,它使我们今天能够从容地回忆过去,寻找出推动中国工业化进步的源动力。鞍钢出钢材、出人才、出作品源于有深厚的大工业文化底蕴,源于鞍钢宪法精髓体现。工业题材摄影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是工业的史诗、历史的缩影。通过它来展示工业文化理念,这是工业题材摄影发展大趋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