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装修行业三宗罪 酿成游击队生存温床
回首成都家装行业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桥头堡”到小规模的家装公司再到如今的品牌家装集团,成都家装市场的20年是快速成长的20年。这一期间,装修业主的消费意识也在不断提升——注重品质、关心环保、理性消费……一方面是行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行业尚未规范,加之“装修套餐”的盛行,让一些不良商家有了可趁之机,使得消费者和行业利益蒙受了巨大损失。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上当受骗的人不够多,是消费者贪图便宜?
http://cd.jiaju.sina.com.cn/images/2012/1210/U7990P771DT20121210182619.jpg装修陷阱—“跑得脱马脑壳”
算不赢
低价虚价引人入套 后期增项不断
网友“小小自带V”表示,最开始装房子的时候就是想着怕麻烦,所以选择了套餐公司。谁知道谈的预算是两万元,中间中间东一下西一下,最后装了四万块!虽然自己能够承受这个费用,但是总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据她描述,“增项简直多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了”——水电改造约定了米数,超出范围额外计费;厨卫镶砖、刷墙只包含固定面积,多出部分超额计费;要铺地板需要地面找平,这个费用是额外的……
有细心的网友总结了家装套餐存在的10大最容易产生增项的环节:改水电路工程、地面找平、卫生间防水工程、装饰性工程、窗套,垭口、墙面铲除及轻体墙贴布、厨卫包管道、窗台理石及厨卫过门石以及材料搬运费,安装费用及垃圾清运费用等等方面。
http://cd.jiaju.sina.com.cn/images/2012/1210/U7990P771DT20121210182709.jpg装修套餐还是“套惨”? 想不到
促销、优惠藏陷阱 贪图便宜当心套牢
“下了订单送电器券,心想着优惠大大滴。到最后,商家竟然要求必须把电器券消费了才开工。”这是市民刘先生的装修经历感觉最坑爹的一件事,“最终购买了7、8千的电器,其中史密斯的热水器比外面整整贵了1000多,其他的没仔细比较,但确实也比外面贵20%~30%。”
谈及这一次装修经历,刘先生只能用“无语”二字来形容,当时选择套餐公司考虑得是方便,但最后竟比预算多花了5万块,而且工艺差得简直没法整改。“作为支付最后5%的尾款的条件是——按照我们的要求整改,但最终装饰公司再也没来找过我。”
大忽悠
设计师精通销售 却不擅长设计
近来,一则“效果图是林志玲,实景图是凤姐”的段子在新浪微博上流行开来,在调侃谈笑之余,也暴露出当下家装设计之困——设计师们精通销售却不擅长设计,懂得如何将各种材料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何为满足业主需求。
“设计师不收取设计费,那怎么活呢?”据业内人士爆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收取设计费当然会有其他的渠道——销售主材的提成。设计师不做设计做销售,是行业长期以来的一个诟病,一方面装饰公司以此考核设计师,一方面设计师在利益的驱使下也乐此不疲。这样流水线下的产物,当然是林志玲和凤姐的差别。
http://cd.jiaju.sina.com.cn/images/2012/1210/U7990P771DT20121210182750.jpg装修到底怎样才能省心啊? 结语:
在装修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上述诟病是为正规企业所不齿的。那么,“游击队”找不得、套餐公司陷阱密布……家庭装修,在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如履薄冰呢?难道就没有一种又省钱、又省时、又省事、又能够安安心心地装修方式呢?
延伸阅读:
装修,是从交房到入住必须历经的阵痛,即便你诸多小心还是不免会中招。在当下这个促销广告漫天飞、群魔乱舞的家装市场,装修业主更需打起十二分精神。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庆促销大季,究竟如何才能“过关斩将”找到合适的家装公司呢?新浪家居不妨在这里告诉大家几件真实的装修案例吧。
狗血
项目经理跑了!
2011年9月,成都市民魏小姐一家将刚到手的新房钥匙交给了成都某知名装饰公司,原本以为根据合同约定,三个月后就能完工交房,没有想到这一切最终会演变成长达一年之久的噩梦。
一切皆起因于工程进展到一半的时候——项目经理卷款跑了!
“我以为这只有那些新闻或者网络上才有的事情,没想到发生在我们身上了”。最初魏小姐一家人将希望寄托在装饰公司身上的,希望能够由公司出面妥善解决此事,但让一家人再次灰心丧气的是,装饰公司竟然不管不问,终于工地停工三个月。今年5月,魏小姐终于忍无可忍,将此事曝光。
经过这一番曝光之后,魏小姐一家的情况终于得到了该装饰公司总部的重视,随后各种承诺、各种赔偿条件也都开出来了。最终,工程终于在龟速进展着,原本约定的三个月的工期(加上节假日共计120天)硬生生地变成了十二个月。
2012年9月5日,工程终于完工。不过魏小姐提及此事仍然是满腔愤怒:“合同上约定的是工程逾期按照每天千分之二的金额进行赔偿,但是在这份正式合同之后还有一个附属条款,上面用极其不明显的蓝色印章盖着‘赔偿金额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魏小姐对于装饰公司的这一条款表示非常不满,“按照这样的霸王合同,业主就只有活生生的被坑!”
坑爹
设计师走了!
家住蓝谷地的网友蓝色鸢尾在装修时也遇到了不少闹心事。他表示,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所以只有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来选装修。在经过三个周末的挑选之后,最终敲定了位于红牌楼的某大型装饰公司。“他们公司氛围比较好,装修的样板间看着也不错,所以最终就敲定了他们家。”
当新浪家居记者问及在选装饰公司时是否去看过他们的工地时,蓝色鸢尾无奈地说道,装饰公司都说有工地可以看,但要动真格的时候,要么没钥匙要么没人在现场,总之就是百般推诿……蓝色鸢尾表示,选装修太麻烦了,所以也就没有坚持要看工地。
说来也神奇,就在双方要签合同的时候,设计师突然换人了,据说前期沟通的设计师离职了。说到这点儿蓝色鸢尾感觉气不打一处来,“后面换的设计师跟项目经理根本没有沟通,做出来的东西和预想差距实在太大。”就在他与项目经理、设计师沟通数次无果后,“干脆后来就自己充当设计师了,你指哪儿哪儿项目经理就照做,但是做错了做丑了他们是不肯拒绝整改的。”
如果再给你一次重新装修的机会,你会怎么对待装修这事?蓝色鸢尾面对记者的这一提问显得毫不犹豫:第一,选好装饰公司,一定要做足调查看准口碑,再则无论如何都要去工地实地看。第二,不怕麻烦自己跑主材,半包才是王道。第三,多花点时间在装修上,不要偷懒多跑几次工地,盯紧点儿。
无语
说好的优惠呢?
“下了订单送电器券,心想着优惠大大滴。到最后,商家竟然要求必须把电器券消费了才开工。”这是市民刘先生的装修经历感觉最坑爹的一件事,“最终购买了7、8千的电器,其中史密斯的热水器比外面整整贵了1000多,其他的没仔细比较,但确实也比外面贵20%~30%。”
谈及这一次装修经历,刘先生只能用“无语”二字来形容,当时选择套餐公司考虑得是方便,但最后竟比预算多花了5万块,而且工艺差得简直没法整改。“作为支付最后5%的尾款的条件是——按照我们的要求整改,但最终装饰公司再也没来找过我。”
说起为什么选择套餐公司,刘先生的答案和魏小姐、蓝色鸢尾的回答几乎一致“没时间”。其实装修切忌嫌麻烦,不折腾折腾哪只家的不容易。针对上述装修业主的真实“被坑实录”,新浪家居有几招秘籍想要跟大家探讨探讨:
首先,切勿贪图低价而中了糖衣炮弹。别轻信低价,一分价钱一分货,你都算精了,那装饰公司怎么活?别轻信各种券,魏小姐拿着那家公司的4万块钱的优惠券结果只省了3万,还有1万必须消费主材;蓝色鸢尾拿着各种赠送的次品,白搭;刘先生手上的电器券更是个大坑啊……
其次,涉及金额比较大的合同,因把每一项都做细化、固化下来,千万别怕多写几个字。
最后在付款方式上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5:4:1的付款比例,千万不要头脑发热全部付完,刘先生的案例就是个正面教材。
四川谦益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剑锋针对上述案例也从法律角度给出了一些专业意见,建议消费者在家装过程中建议应注意如下几点:
1、应选择具备合格的装饰公司,公司具备的装饰装修的从业资质,公司具备专业的装饰装修人员基础,公司在业界具有良好的口碑。
2、应签定合法有效的合同,建议约定工程款应分期支付,并与装饰工程完成进度建立关联关系。
3、应尽可能设置装饰装修的验收标准条款,以免在交付时出现质量标准争议。
4、应设置严格的解约条件,消费者应从如下几方面考虑,首先,是应约定装饰装修的工作进度时间,当工程迟延到多少天时消费者有权解约; 其次,应约定装饰装修的材质标准若出现偷工减料时消费者有权解约; 最后应根据违约情形的严重程度设置违约处罚措施。
来源新浪家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