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3-1-12 14:59:18

(装潢)防水市场新动态:“游击队”成“主力军”

 时下进入多雨季节,老旧房屋防水防漏又成为市民关注的事情。记者通过连续多日采访了解到,许多市民碰到房屋漏水问题就找“游击队”解决,真正修好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情况是越修越漏。
  家住市区的张女士就遭遇了这样的烦心事。张女士家住顶楼,房屋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去年她就发现家中厨房、浴室的顶面出现漏雨现象,今年更严重,漏雨的痕迹越来越多。于是,她在马路边找了两名专修屋顶漏水的民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每公斤材料6元的费用成交。两名民工施工约三个小时,修补面积约9平方米,费用共计900元。按照约定,张女士先支付了700元,剩余的200元等下过雨后根据维修效果支付。
  张女士本以为不用再为房顶漏雨烦恼了,可是近日一场大雨过后,不仅漏雨现象依然存在,而且面积还有所扩大,厨房屋顶漏水都需要用水盆来接了。她急忙拨打施工者的电话,开始对方答应派人来查看,结果几天没见人影儿,后来干脆推说他们在外地施工无法返回。由于这些施工者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张女士找不到他们,700元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与张女士有相同遭遇的市民还有不少。家住市广福大街的刘先生说,上个月自家房屋渗水,他在街头找来施工队伍后,对方满口承诺可以保证质量,可施工过后一场大雨袭来,漏雨的地方照样漏。在联系对方无果的情况下,刘先生又找来专业公司进行补修。
  “游击队”成了“主力军”
  目前正值雨季,“防水游击队”可谓遍布菏泽大街小巷,他们一般都是两三人,开着三轮车,拉着一口大锅、几袋防水油膏、几捆低档卷材,走街串巷或者聚集在马路边、小区旁等待客户光顾。他们好像并不愁揽不到活儿,几名“防水游击队”的工人表示“生意还不错”,平均每天都有一两个客户。  
  “干这一行生意怎么样,一个月收入多少钱?”记者以找防水为名,在市太原路与一名个体防水从业者闲聊起来。“我们挣的是辛苦钱,一个月收入两三千块吧!”这位民工说,市民找他们做屋顶防水比请专业公司可以省近一半的费用;另外,防水公司一般不接小活儿,市民只有找他们。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维修价格低廉是“防水游击队”和正规防水公司竞争的“法宝”。防水公司由于经营成本高,价格自然也高。许多市民做屋顶防水时不愿花费太多,给“防水游击队”带来了市场。可是,等到发现“游击队”的维修效果没有保障时,不少市民又连呼上当,后悔莫及。
 “正规军”也有“雇佣兵”
  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在市及各县区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专业防水补漏公司并不多,而出售防水材料的公司为数不少。
  从事防水行业多年的吕师傅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许多防水公司的业务是外包的,公司只是赚材料钱。其实防水生意的‘猫腻’就在材料上,同一牌子的防水材料不同级别差价就有几十元,一般的客户不会分辨,所以做防水赚钱的空间很大。”
  吕师傅说,一般的防水工程只有一两天的工作量,防水公司承揽业务时“遍地开花”,找工人也是“遍地开花”,没有哪家公司有固定的工人。许多防水公司在揽到生意后,便临时找几个工人,让他们穿上印有公司和防水材料品牌名称的衣服,打扮成自己的队伍。吕师傅平时是装修工人,也兼职做一家防水材料公司的“业务员”,在帮客户装修时不忘推销防水材料,如果客户同意做防水,他摇身一变就成了防水工人。
  目前混乱的防水市场,令许多市民无所适从。有的市民和正规防水公司达成协议,却发现上门施工的是“雇佣兵”,于是对正规公司失去了信任。因此,更多的市民干脆直接找“防水游击队”,还能节省一些费用。这样,整个防水行业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
  选择防水材料大有玄机
  一些市民经常有这样的疑惑:以前做屋顶防水都是铺柏油,效果很好,一次能管用好几年,可是现在柏油的防水效果怎么不如以前了呢? 
 
  记者就此采访了防水专业人士。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之前,作为煤制品的柏油是性价比很高的防水防漏材料。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煤炭提纯工艺的日益提高,柏油内笨、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有助防水的物质几乎被全部提出,没有了这些物质,柏油的防水功能便大大降低。因此,柏油渐渐被淘汰出防水材料之列,取而代之的是改性沥青防水材料。然而,由于改性沥青价格稍高,许多从事“防水游击队”仍热衷使用已经淘汰的柏油做防水材料。
  除了防水材料外,防水防漏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很高。有些特殊部位还需要用特殊的防水材料,如卫生间防漏要用聚氨酯;有些特殊连接处还要进行多重防漏设计。然而,“防水游击队”大多没经过专业培训,而是靠老乡间“传帮带”,在施工中往往沿用老办法,其实这是很不规范的。因此,在维修前,市民最好先查看一下施工人员的相关证件,核实对方的技术能力。    
来源:长沙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装潢)防水市场新动态:“游击队”成“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