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子 发表于 2013-1-21 07:32:55

成功没有捷径——记北京市第三届暨工业和信息化第十五届职业技能竞赛天车工状元&nb

成功没有捷径
——记北京市第三届暨工业和信息化第十五届职业技能竞赛天车工状元赵建宣

够普通的岗位——天车司机;够单调的工作——来来回回都是把钢卷或者备件或者别的物件从一个地方吊运到另一个地方去。6年春秋就这样悄然而去。然而,人们说,从他手中的操作杠流泻出的,不是单调的音符,而是一曲曲华美的乐章。
他,就是首钢迁钢热轧作业部的天车司机,一个年仅24周岁的年青天车操作工,北京市第三届暨工业和信息化第十五届职业技能竞赛天车工状元——赵建宣。
“做事情,不能和稀泥,干活首先要行给自己看。”
2006年年底,赵建宣从技校毕业后就被招到了首钢迁钢热轧作业部从事天车作业。那一年,恰逢热轧筹建,天车需要预先到位,现场设备安装工作量大,同时诸多工序交叉施工,工作环境十分复杂。为确保各项工作按节点进度完成,生产迫切需要一批天车工尽快上手天车作业。在这样的压力和挑战中,赵建宣经过基本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学会了基本操作,跟上了工作需要的脚步,成为第一批可以独立操作的天车工。
然而,会开容易,开好难。正常操作起重机,应当讲究“稳起、稳落、稳运行”,轮到这些半路出师的师傅们操作就直打晃了。作为天车新手,这些天车工都私底下都互相调侃对方是“高空杀手”。看着自己一吊运物件,地面的人员都东躲西藏,心悬一线,自己心里也没谱,赵建宣的心里十分沉重:难道我真得就不行吗?
每次作业完毕后,别人都趁空呆着歇会,赵建宣还在那里不愿意闲着,一次又一次地练习。一个多月后,他的操作被公认是又快又稳,在热轧主轧线的一些重要设备和小备件的吊装时,他经常被点名参与吊运配合。
“活是一钩一钩干出来的,要想干好,关键在于基本功。”
一摸上天车,他的神情就变得专注。他总是定在凳子上,眼睛不仅仅需要留心盯着底下要干的那钩活,时不时还要眼光六路,耳听八方,确认好现场环境,只有操作手柄在手中得心应手,娴熟而贴切。有机会在他边上呆着看他干活的同事们都赞叹道:“听他干活,就是一种享受!操作手柄的那种节奏,不慌不乱,干脆明了,就像一首好听的歌”。当被问及干活有什么秘诀时,他说,“活都是一钩一钩干出来的,关键在于基本功”。
在热轧天车的日常作业中,最有技术难度的活就是装火车入草垛子跺位。当火车里的跺位是草垛子时,需要钢卷下降后骑到4个草垛子上并且对钢卷入垛的前后左右距离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前后距离不合适了,容易压翻草垛子;左右距离误差则必须控制到5毫米内,否则火车在运输过程中就容易因为拐弯或者颠簸而发生钢卷倾翻危险。往往其他操作工都需要至少2-3次才能将钢卷位置调正,赵建宣却都能干脆利落地做到一次到位。这样的一气呵成的漂亮活儿就要求在平时操作时要对档位相当娴熟和精确。而这样的技术都是在每一钩活里面累积出来的。
09年,他初露锋芒,在20岁的年龄,作为仅有两年多特种高空作业工龄的新人取得了迁钢公司天车技能比赛第三名的好成绩,令在场的老师傅刮目相看,也让这些新从业不久的师兄弟们热血沸腾,倍受鼓舞!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掌声的背后又需要多少汗水才能让这个接触天车不足三年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能做到的,你们也行!”
他喜欢操作手柄操控在手里的感觉,总想把天车操作得更完美。他认为每个车都有每个车的特性,用心和天车交流,多磨合多沟通就出最理想的节奏。
自从他在09年的天车技能比赛拿到名次后,工友们都表示很羡慕他,他就经常以此鼓励大家,“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我能做到的,你们也行!谁也不比谁傻不是?作业区的天车工都是年青人,在他的激将法和鼓励下,都决心要好好学出个样子来。彼时,由于工作突出,赵建宣刚被选定为乙班的成品库代班不久,看到工友们都有干劲,他的心里着实比喝了蜜还甜,鉴于此,他毫不吝啬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在工作闲暇时,赵建宣经常和工友们一起讨论开天车的经验以及容易出现的故障,遇到不解问题时,及时请教维护班的师傅,解决出现故障的原因和存在的设备隐患。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操作水平得到了很大得提升。
2010年底,根据作业部和钢材加工作业部的领导安排,他和其他几位工友为钢材加工作业部代培10名天车工,收到对方的好评和作业区的表扬。
在工作的过程中,他收获了进步,收获了成长,在和工友的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中,他收获了友谊,也收获了快乐,使得他更加热爱手头的这份工作。
“拿不了第一,就说明我和前辈们还有差距。我也想当冠军!”
由于技术过硬,2008年至2011年间,他连续三年代表作业区参加首钢迁钢公司天车技能竞赛,并荣获“迁钢技术能手”称号,2010年,更被推荐参加首钢总公司职业技能竞赛,荣获第三名。2011年由于第一个上场,尽管发挥得不是很理想,仍然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认真对比了之前几届的赛况,发现自己的笔试成绩和冠军总是存在较大差距,实操部分自身也在这个水平存在瓶颈。赵建宣当时下了结论并暗下决心,“拿不了第一,就说明我和前辈们还有差距。我也想当冠军!” 有了这个决心,他更加刻苦学习和查阅天车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学习中,他渐渐发现,要想开好车,不仅要对操作熟知,还应该了解车的性能,了解自己所开天车的性能和他容易的“小脾气”,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它,达到最佳操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他不仅拿下了首钢迁钢公司技能竞赛的第一名,还当上了北京市第三届暨工业和信息化第十五届职业技能竞赛的天车工状元。
提起通往第一的过程,赵建宣只说了一句话:“成功没有捷径!”

作者:迁钢通讯员 林妙真
单位: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热轧作业部 综合办公室
电话:064404
地址:河北省迁安市杨店子镇滨河村 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10-13 15:47:12

前来支持一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功没有捷径——记北京市第三届暨工业和信息化第十五届职业技能竞赛天车工状元&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