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方面入手,让“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在班组落地生花
2月5日,笔者拿着《工人日报》来到山东能源肥城矿业集团线路工区外线组,向他们介绍“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经过班组长及组员传阅讨论,笔者从中总结出:如果让“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在该组推广使用,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从理论接轨上下功夫,从实践对接中找差距,从能力素质上求提升。从理论接轨上下功夫:外线组共27人,其中组长2人,组员25人。在采访中笔者发现,他们对“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这个“新生事物”普遍显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首先从制度研究上展开了讨论。“我觉得这个方法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也能找出来,比如我们月初计划和月度总结,”年轻员工闫磊磊嘟囔道。“对,日常计划、总结我们都有,不过不如他们的详尽;我们也有层级分工,但与他们的‘班务分级管理体系’差别很大;培训方面我们每年夏、冬特殊天气时有《应对恶劣天气技术措施》,春、秋季节的《检修计划》和《技术方案》等,至于提前完成任务,这方面我们与他们不同,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不能提前完成,不过我们的《恶劣天气事故预想》也算跟他们匹配了。”组长李晓东边翻看报纸,边对照自己的日常工作做了比较,认为“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更加详尽,更加科学。他认为,如果想要推广使用,必须对全年工作做一个系统、详细的统计,在理论接轨上下功夫,才能进行完善和提升。
从实践对接中找差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工作性质是对供电线路进行检修,线路绵延100多公里,跨越4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因为点多、线长、面广,我们每次巡线都会进行分工,一直以来我们都是采用直接分配法,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看了‘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让我豁然开朗,如果我们也采用‘班务分级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分工,必然会省去不少麻烦!”组长李恩杰说到这里时有些兴奋,他表示他们以后工作中会借鉴“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的方法,更加科学地管理班组,并让我把报纸留给他,说要慢慢研究。
从能力素质上求提升:“我们整体素质虽然比不上‘飞天团队’,那属于技术含量的差别,但他们的成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目标和方向,我们也要向他们看齐,以他们为标杆,勇于对标找差距,努力实践促提升!假以时日,我们班组素质应该会有质的飞跃!”技术员李正军信心满满地说。
笔者认为,“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深刻揭示了现代班组管理的客观规律,科学诠释了现代班组发展的管理趋势,是经过“飞天团队”实践了的成功经验,属于先进班组的优秀成果,如果能从理论、实践和能力三个方面入手,不断进行研究和实践,必定能让“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在全国各地的班组中落地生花!(侯秀峰) 精彩!支持! 能够让好的管理经验变成自己的,就是高手!
回 1楼(杨柳含烟) 的帖子
谢谢杨柳含烟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回 2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谢谢为生歌唱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稿子不错,缺署作者!回 5楼(杨建yj9798) 的帖子
谢谢杨老师鼓励和提醒,已经署上了名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