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12345 发表于 2013-2-21 17:32:32

“12·31”苯胺泄漏事故再敲警钟:班组违章作业是肇事元凶

事件回顾:2012年12月30日,山西省长治市天脊煤化工厂发生苯胺泄漏事故,8.76吨污染物排入浊漳河,导致下游邯郸、安阳等地大面积停水。

2月20日,山西“12·31”苯胺泄漏事件处置工作组通报:调查认定,此次苯胺泄漏事故是一起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发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除了对相关38名责任人严加处理之外,出事企业天脊公司管理混乱的问题也浮出水面,被人关注。

从事件处置工作组调查结果看,该企业生产一线班组的违章作业,是该次事故的肇事元凶。调查称:该企业储运车间成品罐区当班人员,未能按规程操作和检测,导致进料管道上存在质量问题的金属软管破裂,致使苯胺泄漏到围堰内;班组职工日常巡检维护不到位,当班人员对罐区与围堰外相通的雨水阀未完全关闭的隐患没能及时发现并处置,导致部分苯胺通过雨水阀流入排洪渠,并进入浊漳河;又因当班人员未能严格执行日常巡检制度和交接班制度,不能按规定定时巡检,所以,没有及时发现苯胺泄漏。

由此可见,班组的一次不按章作业甚至违章作业,班组职工的一次失职或者渎职,给企业给社会给国家带来的是不可估量的危害和损失,班组是安全生产、杜绝事故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一旦溃塌,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就是必然!天脊煤化工厂正是因为没有抓好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没有对班组人员进行长效的、及时的生产安全教育培训,没有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才导致班组人员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特别重大的环境污染。

“12·31”苯胺泄漏事件给我们再敲警钟,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管理制度,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篱笆,是企业当务之急。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基础不牢,岂能不地动山摇?天脊煤化工厂如果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增强班组成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各生产班组如果都能做到按章作业、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监督,深入推进“安全至上、精细规范、全员参与、重在落实”的安全文化建设,建立以安全文化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到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角度来抓班组安全、杜绝违章作业,多花力气培养本质型安全班组和本质型安全职工,那么,还能在生产一线出现操作不到位、管理不善、职工责任心不强、班长作用尽失的现象吗?还能让不安全因素四处蔓延吗?

我们要从山西“12·31”苯胺泄漏事件中接受教训,企业安全工作要从班组抓起,从班组长抓起,在企业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班组安全建设作为“基石”,健全班组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的现代化企业班组,增强员工安全素质、提高班组安全能力、减少和杜绝“三违”现象,逐步形成为全员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班组特点的安全价值观,逐步塑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型职工,打造班组及岗位长效安全生产的本质安全型班组。全面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2·31”苯胺泄漏事故再敲警钟:班组违章作业是肇事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