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留守农民工的春节
http://pic.nen.com.cn/0/10/45/90/10459066_942939.jpg老孙全家留守沈阳过年。
http://pic.nen.com.cn/0/10/45/90/10459067_229292.jpg 经过本报帮助,小海博如今已健康成长。
http://pic.nen.com.cn/0/10/45/90/10459068_695164.jpg ▲2008年3月小海博出生时因先天性疾病,生命危在旦夕。(资料片)李双琦摄
http://pic.nen.com.cn/0/10/45/90/10459069_980490.jpg 一家四口开心地在故宫门口合影。
http://pic.nen.com.cn/0/10/45/90/10459070_364358.jpg 开心选年货。
http://pic.nen.com.cn/0/10/45/90/10459071_586763.jpg 一家四口怀着感恩的心感谢沈阳人。
http://pic.nen.com.cn/0/10/45/90/10459072_998417.jpg 孙战民初五就到鲁园农民工市场找活。
“多放点肉,大过年的,一定要让孩子们吃好。”腊月二十九,孙战民一家围坐在火炕上,包着饺子,这已经是他连续4年留在沈阳过除夕。
老孙是朝阳喀左人,夫妻俩带着5岁的小儿子海博在沈阳打工生活,大女儿兴华今年18岁,在朝阳喀左老家读高中,放寒假来到沈阳与父母和弟弟团聚,一起在沈阳过大年。
5年前的正月十五,老孙的妻子在沈阳产下了海博,但可怜的小海博患有先天性食道闭塞,不能进食、不能排便,危在旦夕。
这个时候,老孙求助到沈阳晚报。“是沈阳晚报、沈阳人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沈阳就是我第二个家。”每当说起这件事,老孙的情绪都特别激动,“要是没有记者李双琦、李靖帮我儿子安排医院,呼吁捐款,就没有海博的今天。”
现在老孙住的地方,位于沈阳郊区的一处棚户区内,房子大小不足10平方米,每月租金300块钱,房子虽然小了些,但是年味很足,春联、福字、灶糖、饺子、鞭炮,一样不少。
对于老孙一家来说,沈阳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第二个家,虽然在沈阳没有赚到大钱,但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家人也能吃饱穿暖。
从初一到初五,老孙第一次带着家人,游逛了沈阳城,故宫、皇寺庙会、中街,只要是热闹的地方,就会有老孙一家四口的身影。来到故宫由于门票太贵没舍得进,一家四口在门口合了张影。
“俺想考师范学院,长大后想当一名老师教孩子们算术。”提起自己的新年愿望,兴华毫不犹豫地说。
老孙和妻子的新年愿望则更为实际,他们希望在2013年里发挥自己擅长的电工和电焊的手艺,自己能够承包个大活儿多挣钱,为子女上学积攒费用,让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
来源 沈阳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