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1124期】“双闭环”提升班组管理“战略”
以“管得住、管得了、管得好”为目标,到弄清班组的“外部环境、内部实力、任务轻重”,转变为“做什么、如何做、由谁做”,最终实现“为何生、凭啥存、因何亡”……“双闭环”成了时下提升班组管理“战略”的一个新起点。【跟帖:1124期】“双闭环”提升班组管理“战略”
金银贵
2月25日,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3211北3号工作面,采煤五队生产二班班长陈正均在与笔者谈到利用“飞天团队”姿控组推出的《“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提升班组管理“战略”所起到的作用时,脸上充满了兴奋的表情。
“你说的《“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我看了好几遍,里面的东西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月初,我就对照《“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将班组的管理办法重新梳理完善了下。”陈正均告诉笔者,班组14名员工,每班除去休息的2名员工,当班出勤的12人工作包含有端头工、拉架工、割煤司机、浮煤工、皮溜工,负责全长近800米的工作范围。工种多,涉及区域广,如何安全生产,如何保质保量完成当班任务,是班组管理“战略”的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他说,为了完成当班任务,他都是将工作分配好后,让当班员工努力去完成,工作完成好,大家就高兴,完成不好也就归于运气差而已。并没有做到“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对于班务会,都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去做,大家眼睛都是落脚在当班任务的完成上。上月,班组一名员工由于不服从安排,他直接就砍了其当天一半的工分,并没在班务会上进行通报。到几天后找他时,他才说出砍他工分的原因。为这事儿,这名员工生闷气好几天,说他闷起整人。
“对照《“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自己的确有许多地方值得改进!”陈正均脸一红,声音放低了许多。
“班长,这有啥子嘛,有错就改。”一旁的员工江清廷乐呵呵地说道。
陈正均说,自己从事班长这个职务以来,一直都是以“管得住、管得了、管得好”为目标,并没有通过弄清班组的“外部环境、内部实力、任务轻重”,合理安排当班任务,也不很清楚“做什么、如何做、由谁做”,更不知道“为何生、凭啥存、因何亡”。通过对《“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的学习,他明白了,班组管理作为一种手段,其存在不是为了控制员工的行为,束缚他们的手脚,而是为了释放员工的潜能,为员工愉快、高效地做出正确的事提供保障,一个不能与时俱进调整的班组管理绝不是一个好的管理。
他也开始理解到,如果班组“战略”过度强调生产任务的完成而忽略现实可见的环境因素,过分关注收入的提升而不惜打疲劳战、做“血本”买卖,结果会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他说,班组“战略”有可能做到事先精心设计,但在未来生产环境、人员构成等变化的情况下,可能更多地需要事前适当考虑,事中边干边学,事后总结提高以利再战,其中体现的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动态学习调试过程。班组“战略”必须朝着“方向正确、运动高效、心情舒畅”方向进行,而“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则不失为提升班组管理“战略”的一种好方法。
不失为是 可换词 谢谢老师! 他也开始理解到,过度强调生产任务的完成而忽略现实可见的环境因素,过分关注收入的提升而不惜打疲劳战、做“血本”买卖,结果会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他说,班组“战略”有可能做到事先精心设计,但在未来生产环境、人员构成等变化的情况下,可能更多地需要事前适当考虑,事中边干边学,事后总结提高以利再战,其中体现的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动态学习调试过程。班组“战略”就是朝着“方向正确、运动高效、心情舒畅”努力的系列行动的结合,而“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不失为是提升班组管理“战略”的一种好方法。
分析得对否,对比得对否,我们共同思考。 谢谢老兄的指点,已修正! “说他闷起整人。"个见啊,有些方言性质,可以修改一下。 学习金老师文章了,赞一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