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论】你对“工资收入成‘一号提案’”持什么观点?
【版主按】:为了方便大家自由表达观点,本期事评继续尝试不设正方、反方、中立,因为许多的问题并不是“非白即黑”,多种观点并呈也许更能活跃思维、引人思考。而打擂辩论的形式,将根据选题需要在企业事评不定期举行。本期话题,您只要根据给出的问题及基本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论、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即可。【事评话题】你对“工资收入成‘一号提案’”持什么观点?
“建议建立工资指导线制度,定期发布行业工资增长指导标准,引导企业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刚刚开幕,聚焦工会界委员,发现他们心目中的“一号提案”不约而同指向同一方向——提高职工收入。(工人日报3月4日)
作为企业员工,对此你怎么看呢?“工资收入成‘一号提案’”,你又持什么观点呢? 欢迎进行评说!
第一名奖励现金100元,第二名50元,第三名30元,第四名20元,第五名10元。
来稿参加评奖截止时间:2013年3月15日周五晚12时。
附:
关于企业事评的写作原则和基本要求
关于事评稿件抄袭行为的处罚规定
提醒事项
1、禁止抄袭,要原创。获奖还必须是平台首发。
2、注意用评论的语言、语气、格式,不要平铺直叙地写成经验介绍。
来稿链接
1、工资收入成“一号提案”切忌做成“夹生饭”
2、“一号提案”工资改革提高收入不是梦
3、愿“一号提案”促职工收入增长
4、“一号提案”和民心顺民意
5、工资收入成“一号提案”是幸福的“发生练习”
6、提高职工收入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7、“一号提案”令人兴奋、引人深思
8、“工资收入成‘一号提案’”之喜之忧之盼
9、提高收入 需要顶层设计更需基层给力
10、增收的天平应向低收入阶层倾斜
11、憧憬“一号提案”,勿成“空中楼阁”
12、工资收入成“一号提案”≠增长工资
13、工资收入成“一号提案”让我们看到阳光。 文 / 庄柏新
14、一号提案,可操作性的思考!
15、“一号提案”系顺势而提还须执行有力 “工资收入成‘一号提案’”,不是有多大意义。涨的再高,比不过通胀,就是不说,市场调节,工资也会慢慢涨的。
我觉得,如何保证工人的合法权益,好像要重要一些。每年,都有拖欠工资情况,都要堵门,媒体介入才能解决。
工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为工人做一些事,也是好事。
总之,雪中送碳好,别太花哨了就行了。 引用第2楼小石头2013于2013-03-09 15:27发表的:
“工资收入成‘一号提案’”,不是有多大意义。涨的再高,比不过通胀,就是不说,市场调节,工资也会慢慢涨的。
我觉得,如何保证工人的合法权益,好像要重要一些。每年,都有拖欠工资情况,都要堵门,媒体介入才能解决。
工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为工人做一些事,也是好事。
总之,雪中送碳好,别太花哨了就行了。 p_w_picpath/back.gif
讲得好,支持!!!!!! 从基尼系数看“一号提案”的重大意义
在国际上,常用基尼系数定量测定社会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认为基尼系数低于0.2 基尼系数反应的贫富差距表示收入过于公平;而0.4是社会分配不平均的警戒线,故基尼系数应保持在0.2~0.4之间,低于0.2社会动力不足;高于0.4,社会不安定。据相关资料批露,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大大超过0.4警戒线,并且还有加深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为中国社会的安定和谐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深刻认识,而这正是建设和谐社会所要借鉴的。普通劳动者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弱势群体,如何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中国现阶段的重大课题。提高职工收入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必须实打实的执行,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的执行力度会大相径庭。效益好的企业,执行的效果可能好一些,效益差的企业,就会只能涨在口头上。所以要实现全体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必须依靠政府层面加以解决。一方面从制度层面对职工收入加以硬性规定,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等手段进行调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表达了一种和谐均衡发展的愿望。
在这方面,日本政府对社会收入的调节值得借鉴,日本政府基尼系数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通过实行高额累进税制“劫富济贫”,高收入群体的最高所得税税率达到75%,一般低收入群体只有15%。 在中国,深化改革的关键就是能不能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如何能让公平、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起来。
回 5楼(xn2002xn) 的帖子
老师的帖子应该以新帖的形式发到事评征文栏目吧? 工资收入成了两会的一号提案,说明提高职工收入势在必行啊,但是工资再怎么涨也没有物价、房价涨的快,工资收入的提高一方面问题,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好收入与消费成比例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