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快评:打胜仗目标要求坚持走科技强军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我们拿起这杆标尺重新丈量近代以来中国走过的历程时,我们会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与中国命运的跌宕起伏是息息相关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解放军要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建军目标,必须在坚持党指挥枪这一灵魂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继续走科技强军之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已经带来军事理论、战争形态的深刻变革。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已经表明,在现代战场上,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赢得优势和主动。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实施“高技术建军”,已经被世界各国、各地区所认同。前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曾经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于我们军队来说,就是要走科技强军之路”。走科技强军之路,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能打仗、打胜仗目标的要求。
回顾历史,人民解放军已经在科技强军路上取得了非凡成就。在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人民海军只有两个排,人民空军只有十七架飞机,受阅武器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来自战场缴获的武器。而在一个甲子之后的2009年的阅兵式上,所展示的五十二型主要装备,全部是国产装备,其中包括预警机、新一代战车、新型雷达、无人机和卫星通信等先进的信息化装备。此后,又先后有“辽宁号”航空母舰、武直10、歼20、运20等先进武器装备问世。如果说,没有上世纪60、70年代“两弹一星”就没有今日中国的大国地位,那么,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近年来科技强军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就不会有今日世界对人民解放军的刮目相看。
而未来,要实现我军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相适应,要实现国防军队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也就是在军事斗阵准备问题上,由准备打赢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转变;在军队建设问题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科技强军仍然是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的正确道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专业门类基本齐全、科研生产手段基本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优良作风的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这些为我国继续走科技强军之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在当前全军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而努力锤炼的背景之下,科技强军正日益深入到解放军的日常建设中。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党和政府提出的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绝不会是一个遥远的梦。
来源:百度军事最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