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炉火一样燃烧(转帖)
锅炉,一团火,一分热,带动起庞大的机器,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源动力之一。也正是熊熊燃烧的炉火照亮了一位石化工人光辉、火热的人生。——降低锅炉飞灰技术攻关,使飞灰含碳量降低了6%左右,锅炉热效率提高2.5个百分点,降本增效近2000万元;
——压烧锅炉燃油技术攻关,将锅炉最低稳燃负荷降到260吨/小时不需投燃油,创新低负荷稳燃技术开创了节油的历史性突破,增效3500多万元;
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了24载的王树诠,虽然只是技校毕业生,但多年的学习创新使他从一名普通的司炉工逐渐成长为锅炉“专家”,并获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奖技师”称号。
1989年7月,化工机械专业出身的王树诠被分配到齐鲁石化公司热电厂锅炉车间运行岗位。从此,他守着42米高的锅炉,每天爬上翻下,不厌其烦查找每一条管道的出处,很快将操作流程熟烂于心。3年后,21岁的他成为车间最年轻的司炉长,负责整台锅炉的安全运行。
2004年,齐鲁石化公司级重大改造项目——齐鲁热电厂三期工程7、8号机组建设调试,王树诠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运行人员被抽调到新机组建设项目组。回忆起新炉建设调试过程,王树诠兴奋地说:“要说以前是学习锅炉安全运行,那通过这次新建锅炉让我对炉子的内部结构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对自身的技术有了一个质的提高。一台炉子遍布着几百条管线、上千个阀门,每条管线每个阀门我都如数家珍。现在他们打电话问我哪条管线哪个阀门出了问题,我不用到现场就能准确地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处理。”
2006年,王树诠被齐鲁石化公司聘为公司首席技能大师,随后他调到车间技术组工作。说起荣获公司首席技能大师,王树诠说这既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鞭策。到了技术组要对锅炉、运行技术、事故处理、节能降耗、技改方案等进行立体地了解,从此王树诠积极投身于课题攻关研究,白天泡在锅炉房采集数据,下班就扎在家里分析数据,仅压烧燃油技术攻关这一项,笔记就整整写满了200多本。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78%,比纯氮气也低不了多少,可1立方米压缩空气比1立方米氮气要便宜很多,那为何不用压缩空气代替氮气?”王树诠经过仔细研究和认真观察,提出了使用压缩空气代替氮气、冷却火焰监测探头的想法,经过多次试验比对真就成功了。稍微提高压缩空气进入的压力,用1万块钱改造了设备后投入实际应用,仅此一项就节省了400多万元。(王瑞良通讯员 王蕊孙万章
来源:山东工人报社 ) 榜样的力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