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思想催生班组创新“另辟蹊径”
3月25日,在淮北矿业集团青东煤业首采工作面728工作面,笔者见到了传闻中的“立式液压炮泥机”,它仅有一只木箱大小,小巧方便、而且没有任何噪音。该设备的发明,却是在职工“懒惰”思想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
小创新节约了大半劳动力。过去,炮泥都是在地面灌浆站加工好,然后人工背下井,不仅运送时间长、耗费人力大,而且加工好的炮泥很容易风干严重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负责运送炮泥的师傅也是常常抱怨不已。针对这一情况,吴勇带领该区“五小”创新活动小组成员,根据液压泵提供动力,经液压缸传输动力推移压块的原理,像蛋糕店挤奶油一样直接将炮泥挤出缸外。
吴勇说:“我们煤矿工作本身强度就很大,如今炮泥现场制作,按一下按钮10分钟生产出的炮泥足够当天3个班使用,工人轻快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该项设计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型专利证书,吴勇个人获得了青东煤业公司“2012年度专业技能人才”称号,奖金1万元。
领会到了创新带来的实际效益,今年年初以来,青东煤业公司更是把“人才强企战略”作为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来抓。鼓励引导各班组完善创新机制,“五小”科技创新小组、QC小组、技术攻坚班队等各类专业技术攻关队伍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组建起来。3月9日,在掘进一区施工的828外机巷,针对煤体松散该区集中技术能手破除以往的注马丽散改用“二台阶法”成功穿过82-DF28煤层,这种先煤后岩的开采方式,直接结余材料费30余万元,而且省时省力比原计划提前7天完成了施工任务。
“以往技术创新缺少领头人,员工专业技能基础不扎实,外加惰性思想严重,大部分人宁愿出憨力,谁也不想勤思考。如果我们能够巧妙的利用好职工这一惰性思想向它的反方向延伸,那么产生的潜能也是十分巨大的。”该矿宣传部门,对公司筹备以来的各类生产革新信息进行了搜集整理,详细介绍了各类创新带来的实际效益,引导基层班组走生产集约型的发展路子。保运区徐杰的“皮带硫化法”、生产管理部牛鹏的“巷道断面优化设计法”等 一个个“金点子”正逐渐卸下它们神秘的“面纱”, “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今成了创新路上的“领跑人”。
一个特制漏斗、一条刮板输送机、一幅皮带链接而成的锅炉房“自动上煤系统”,直接节约2个人的人力,每天10余吨的上煤工作量,一按电钮轻松完成;通风区风门语音报警系统的分流装置受风门开关影响,去磁严重,每半个月就要跑去换一次分流装置的监测工花锦程满腹怨言。后来,他自行设计U型卡子通过改变开关盒位置,并往内注“补冻胶”减震,巧妙延长了分流装置的使用年限,这项成本也仅要2块钱,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无法估量的。
今年,青东煤业公司不断探索创新材料、技术管理“新出路”,积极开展自制加工、修旧利废、技术革新活动,努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投入。通过在经营寒冬发扬“另辟蹊径”的精神,仅年初前两个月该矿便节约资金250万元,给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李亮) 学习了 学习了 让领跑人带动更多的人。 学习了 类似这样的素材我已经采撷过了,呵呵,不过老师写的不错,赞一个。 团队的力量
回 3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老师您好,这篇稿子开头是否略显唐突呢,自我感觉但又不知道究竟怎么去改,望老师指点一二,学生在此谢过 “懒惰”思想催生班组创新“另辟蹊径”从整个文章来看,炮泥机的发明与懒惰无关,而是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灵机一动催生出来的一项创新,因此题目需要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