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cwzs 发表于 2013-3-27 11:53:41

“趣味培训”补强创新短板

(跟帖1127期文字稿)         
“趣味培训”补强创新短板
■王泽水
   3月25日, 带着创新能力的话题,笔者到山东宏诚集团公司织造一车间丙班采访,被生产现场紧张有序、欢乐愉快的职工趣味操作运动会比赛场面所吸引:“请各位牢记比赛要诀!抢速度,快如风;巧打结,记心中;保质量,夺头名。”“预备,开始!”随着裁判员田玲的一声哨令,由10名职工组成的丙班代表队,就像离弦地箭飞快地投入到团体打结比赛状态中。
趁着比赛休息的空隙,笔者说明来意后,参赛职工三三两两的围拢过来。“班组技能培训从“课堂”搬到生产现场方式,使我在干中学、学中干,既解决了工学矛盾,又增长了知识才干,提高了操作技术本领。去年,我得到了车间操作比武单项第一名,今年我要再接再厉,争取拿下两连冠。”新职工张小娟抢着说。老职工王格接着话茬说:“以往总认为创新发明那是科研技术人员的‘专利’,同我们纺织一线工人不沾边儿。我们只是重复着三个饱一个倒的生活规律,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行了。经过‘趣味培训’,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激发起我的学习欲望,就试着结合着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具有合理安排、清洁生产、效率优先特点的‘织布挡车工作分离法’,没想到被车间采纳实施,并上报公司获得了技术创新成果奖奖励。从这点说,创新并不是漫无边际摸不着边儿,而是无时无刻都存在于我们的身旁。只要用心去想、用心去做,我们这些生产一线‘小人物’,照样有自己的创新成果。”“我感受到了快乐学习,体面工作的幸福。”“易学、易懂、新鲜、实惠,俺喜欢!”……大家争先恐后谈论着“趣味培训”给职工带来的种种好处。
原来,在破解“生产成本上升和创新力不足难题”中,织造丙班深刻认识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关键要补强职工热心、专心、恒心的创新短板,激发出职工“我要创新”的原动力,并让职工的创新热情一年四季保持一种常“保鲜”状态 。他们从创新培训模式入手,改变传统的课堂“说教”培训方式,解决常态性学习培训职工易产生枯燥乏味、厌烦心理等症结问题,让培训知识从书本里“走出来”,渗透于“趣味性”职工生产、操作练兵、文体娱乐的生产生活中,使职工在心情愉悦的参与中,增加新鲜感和吸引力,以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展示能力。
在实施 “趣味培训”过程,他们紧紧抓住思路引导、搭建载体、示范激励三个关键环节。首先,利用职工会、班前班后会、专题报告会等形式,进行纺织形势任务教育,使职工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明白一个基本道理,就是操作技术牵着质量、连着纺织大市场,进而增强职工学技术、练本领、提素质的自觉主动性。其次,以活动为载体,将各岗位工序操作规程和技术要领,编成通俗易懂、熟知熟记的顺口溜、三句半,由职工、自编、自演、自导文艺节目,组织巡回演出。同时改编成集知识技能、文化娱乐为一体的趣味体育活动项目,让职工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接受专业技术知识“充电”,从而强化职工学习行为和创新习惯的养成。还将纺织专业技术知识融化于职工操作运动会、维修工技术比武、征集 “金点子”、技术难题攻关等多样化生产实践中,磨砺职工掌握新技术知识和生产实际应用的技能本领。再次,实行只要有创新,“名利”奖励你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先进典型的力量,激励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人人有创新,个个出成果,推动班组整体技术素质、创新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如今,“趣味培训”已点燃起全员的创新热情,争当降本能手,提升技术素质在班组蔚成风气,班组58名成员全部达到操作优级手水平,并有2人获评公司工人技术能手标兵,6人被评为公司技术能手,有26项职工自主创新受到公司技术创新成果奖奖励。“作为班组创新文化的一个新探索,‘趣味培训’不仅为职工创新热情提供了‘保鲜剂’,也为丰富职工创新途径、提升职工创新能力而增添了新的内容。”车间主任刘胜营说。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3-27 12:43:20

趣味培训,可以增加学习效果。

xiaz72 发表于 2013-3-27 13:50:47

胡云峰 发表于 2013-3-27 14:50:20

学习了。个人觉着职工说的话这块不够简洁,像是把领导的话借职工的嘴讲出来了,感觉不够真实,应该口语话并且表现出职工的真实观点。

cmfrjtly 发表于 2013-3-28 00:41:52

标题很给力,文字很看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趣味培训”补强创新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