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油矿3年获得16项国家“大专利”
本报讯“‘小创新’也能获得国家‘大专利’,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如今,‘小创新’、‘小攻关’已成为油矿一道风景线哩!”日前,当笔者来到河南油田采油一厂江河油矿采访时发现,这个不足400名岗位员工、原油生产能力15.76万吨的“小油矿”,在不到3年时间里,共有16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经过30多年滚动高效开采开发,生产设备老化、成本费用高、产量压力大成为这个油矿发展的“拦路虎”。因此,该矿审时度势,充分发挥生产一线班组员工聪明智慧,把“小创新”“小攻关”等技术创新活动当作降低生产成本、增油增效的“利斧”,又通过创建班组“创新团队工作室”,极大地激发了姜春风、孙爱军、孙小海等一大批生产班组岗位员工的技术创新热情,他们先后研制出“专家不研制、厂家不制造、市场买不到、生产急需要”等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满足了油矿稳步发展需要,还出现了“原油产量上升了,成本费用下降了,安全系数高了,职工笑脸多了!”的喜人局面。
3年以来,该矿注重“激活”生产一线班组岗位员工创新“细胞”,他们共围绕生产提合理化建议200余条,降低生产成本300余万元,取得技术创新成果36项,局级成果奖19项、厂级成果奖24项,累计创新创效1200余万元。其中,《管泵井下转换负荷装置》《单旋式防盗盘根盒》《油井多功能单流阀》等16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似乎与这期主题有些不符。 老师,文字稿每个人只能发一篇哈,另外您写的本报讯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已经发表过的还是其他什么意思呢? 温馨提示:老师一周只能投一篇文字稿、一篇主持词、一篇图片稿。同时必须符合当期主题,详情请见:http://bbs.bztdxxl.com/read-htm-tid-273388.html主题提醒。
祝李老师进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