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员创新能力尚需从心创新
石家庄百纳利安驾校 孙建国2013年3月23日晚八点,59名来自全国各地基层班组人员参与工人日报班组天地主题聊天活动。大家一致认为上期班组天地“大多数班组职工摸不到创新的边儿”的标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企业班组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是企业领导总喜欢把创新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认定的骨干身上,在企业班组里创新的总是那些骨干。多少年来,投资打造的企业班组重点创新工程,是班组创新能力的力量源,力量点。期间产生了很多的创新成果,促动了班组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因为参与创新者为少数,参与面太窄,也难免高高在上,看不起来自基层的创新力量,更看不到基层蕴育的创新宝藏。因此,在企业在班组无法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一个团队的创新能力大小,与每个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参与程度紧密相关。而只有激发、发挥了全员的创新能力,才有助于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要知道群众中也有创新想法,尤其是在一线的员工,只要有想法的终会愚者千虑也必有一得的。创新过程中,官本位,骨干本位的想法很伤人,听不进职工的一言,就是有点创新的火花,也会被不理、冷落或者一句话“不可能”浇灭的。针对此因,要树立人人都是创新人的理念,不要将任何一个人撇除团队之外。创新是激励出来的,创新能力是学与思,工作中干出来的。领导的不重视和靠边思想,是大多数职工摸不到创新边的外部因素。
二是员工自己也没有拿自己当回事,没有主动、自发自动的创新意识。自己或有意、无意地靠边站,慢慢就进不了创新的圈了。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原因,我们单位给制定了创新指标,好多一线员工总觉得自己不是创新的料,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好样的了,也不积极主动完成。由于员工自己不去努力争取,致使集团出台的班组团队或个人创新奖励措施,效果不大。因为习惯了身经济的人,只想做些简单的体力劳动之类的,那样不用多动脑,不用多思考,因此就更没有上进心和创新的心了。但现在是心经济时代,一切未来的竞争力都表现在创新能力的高低上。创新力不足还有学习力不强、自信心弱、底气不足等原因。加强主动学习和激发学习,用心创新,才能在实战中提高自信,提升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市场上,对于创新能力的提高的紧迫性和危机感还没有预感到。在不远的未来,不仅创新能力低的企业会被淘汰,就是创新能力低的班组和个人都会成为时代的累赘,直至被淘汰。这是大多数职工摸不到创新边的内因,也是根本原因。所以提高职工的创新能力,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大胆参与进去,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中石化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401队的刘清由创新门外汉经过自身努力和队里的支持,终于成为了创新能手,而班组的团队创新也是继续。
要彻底解决大多数职工创新摸不到边的问题,需要企业、班组、个人的共同努力,除了创造良好的外部硬件环境和制度保障、奖励机制外,必须先把大多数员工纳入创新者的范围,让他们参与创新中,成长、锻炼、创新。另外,更需要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从内心里重视、重用,激励、激发,发挥全员主观能动性和主力军的作用,不仅师傅领进门,修行还要靠个人,使其创新成为一种自驱力。要让全员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多创新,全面提高全员的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创新成果。
就是这样,很多员工都没拿创新当回事,总觉得自己不行,其实是观念不行。学习了!
回 1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点评谢谢 请多指教 学习了。创新,企业要从内心重视,员工要从内心重视,只有都重视起来,创新才能成果丰硕! 孙老师的主持词不错,但印象中这个思路在上期有谈到了。回 3楼(胡云峰) 的帖子
感谢胡老师提醒回 4楼(cmfrjtly) 的帖子
谢谢罗老师提醒 重在参与 “但因为参与创新者为少数,参与面太窄,也难免高高在上,看不起来自基层的创新力量,更看不到基层蕴育的创新宝藏。”孙老师这个分析很有道理,“底层蕴育的创新宝藏”这个词也很有新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