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原创港 发表于 2013-3-27 19:45:29

《中国民航报》开展“严冬走一线”系列报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的八项规定,切实响应中宣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深化走、转、改活动,《中国民航报》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积极组织报社采编部门和各记者站,组织“严冬走一线”系列报道,结合严冬季节民航保障工作异常艰苦的鲜明特点,派出数路年轻记者,深入全国最寒冷的黑龙江哈尔滨、辽宁沈阳、内蒙古包头市、青海省玉树自治区、新疆阿勒泰、甘肃等独具代表性的严寒地区,把走一线的焦点对准了机务工程师、飞机加油员、飞行校验员、运控指挥员、行李搬运工这些社会鲜为人知的岗位,而正是他们在幕后的默默奉献为旅客的安全顺利出行作出了很大贡献。选取有代表性的岗位,切实反映民航特点,推出有血有肉的生动报道,让旅客更加了解民航、理解民航,是此次系列报道最重要的主题。

为真实反映这些员工的工作状态以及心声诉求,报社记者以体验式的方式去写人、写一线员工的情感和精神。记者们深入基层后,与一线员工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被一线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所感染。由于民航许多一线员工多在室外工作,北方冬季气温常在零下30摄氏度~零下20摄氏度。记者与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通宵工作在机坪上。有的记者手上出现了冻疮,有的记者由于高原反应连续呕吐6次仍跟员工一起工作。

参与此次系列报道的记者们,在带着真情实感深入走基层的基础上,以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为标准,精心写作,说民航员工听得懂、愿意听的话。文章从立意到段落布局,从标题制作到语言风格,报社从总编辑到部门领导,再到老编辑记者都给予了深入的指导,从而做到每篇报道力求生动感人,成为报道精品。

为鼓励记者多写接地气的报道,中国民航报将“严冬走一线”专栏报道全部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出,从2013年1月3日开栏,目前已经推出了《越冷服务越热情》、《飞机“管家”们的跨年夜》、《高原机场校验的苦与乐》、《飞机“医生”,-30℃下的守护》、《北疆风雪加油人》、《守护草原银鹰的卫士》等接地气的报道,反映了监护、校验、机务、加油员等工种,让民航报版面在新年伊始便迎来一股清新之风,受到读者和行业职工的好评。

参加“严冬走一线”系列报道的一名记者深有感触地说,只有俯下身子、培养感情、摆正立场,才能真正写出读者爱读、员工爱看、指导行业的好文章。没有这样的态度,即使人在基层,报道也容易流于平实,难以得到真情实感。

此次“严冬走一线”系列报道工作的开展,让民航报记者坚定了信念、磨练了意志、历练了才干、涤荡了情怀,令他们更加热爱民航、热爱新闻事业,更让他们找到了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成就感。1月中下旬,第二批“严冬走一线”的记者已经出发,分赴我国南方寒冷地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民航报》开展“严冬走一线”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