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以大小论成败
【投稿1129期】
创新不以大小论成败
陕西煤业深南矿业榆阳煤矿王惠武
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南矿业公司红柳林煤矿井下学习时,有幸遇到了该矿创新状元,被矿上给予价值50万元一套房产奖励的王宝贵。而其在介绍自己的创新成果时,我们没有看到那种气吞山河或者能让人扼腕长叹的大手笔,更多的是适合安全生产,能给安全生产起到得心应手的小发明,譬如说:激光固定仪,就是给煤墙上打一个眼,把激光固定在一个由两个钢筋焊接而成的架子上,可以做到上下随意调整。譬如说:皮带防跑偏装置,就是每隔100米给皮带的两侧加装一个托辊。更为让人惊讶的是,给接送人员的皮卡后车厢加工一个能让人上下的踏板,给人车的后车门上写上两句警句,也能算的上创新,也能登上区队创新的宣传栏上,给予大张旗鼓的宣传、奖励,这种魄力真的值得学习和深思。这也让人不难理解为什么该矿的创新成果会有那么多,会有那么多职工迷上创新,也就不难理解该矿每月的事故影响时间为什么低的让人质疑,更不难理解同样是工作面掘煤,相同的条件下,人家的巷道成型、锚杆支护是那么的平、那么的直,且进尺还高。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好像创新这个事物之所以能被称为创新,创新的项目就必须要大,要能给企业带来成百或者上千万的效益。反之,就不能称为创新。在这种意识的禁锢下,就算有人刚开始还有搞一点发明或者精优法的念头,后来也在大形势的氛围中知难而退了。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坏毛病。古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我们要确保企业的长治久安,要有所作为,要获得硕大的胜利果实,就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把一个个小的胜利果实聚集起来,才能获得更大的胜利果实。
米卢曾经说过:态度决定一切。海尔总裁张瑞敏在说到我们的员工与日本员工在敬业精神、责任心等方面的差距时有一个经典的说法: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桌子六次,那么这个日本员工一定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可是如果让一个我们的员工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次,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与日本员工的认真、精细比较起来,我们的员工确实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以致于社会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可能是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然而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生产线上的残次品大比例的涌出,施工现场上的事故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这就是为什么新闻上常会出现的引进了许多一流的设备,而产品质量却达不到设计水平的原因;我们常说人的心态决定人的命运,企业管理者的心态,员工的心态决定企业的命运。
因此,在创新这条道路上,必须坚持只要有利于工作现场的操作、施工就是创新,不论结果是大是小。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敬业的态度和坚韧的责任心,上岗期间把操作简化到最优状态就是创新。摒弃那种大而全的思想,一切以简单可操作性强为目的,鼓励那些思想活泛、有创新意识的职工岗位建功立业,给他们在创新的条件上创造有利环境。只有使工作流程更加优化,安全生产更加可靠,精细化管理更加显著,企业文化特色更加突出,才能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迈向一个可持续高效发展的道路。
说的很好,这也如我们写文章一样,一顾做大文章未必能成,如果从小处着手反而能够成就大文章。 王老师好快哦~好文! 来些实际的吧 文档怎么成黑色的了 谢谢老师直言,我在投稿之前做了几次编辑可是就是改不了这个背景。毕竟拿出来的东西要让各位老师看,说实话心里其实也挺郁闷的,请老师多海涵,下回一定不会在出现。 学习 学习老师的文章了,偶认为如果从细节入手展开来写就会更好 文章写得很好,向您学习,建议老师多深入平台学习,几个月在线2小时,除了投稿,平时多参与平台的活动吧。
文字主题:http://bbs.bztdxxl.com/read-htm-tid-277240.html
同时给老师您一个忠实的建议,每周六晚上八时到论坛参加聊天室活动。
会议室地址:http://www.bztdxxl.com/chat/chat/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