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莫让“提低”“控高”变成“逗你玩”
看到这个话题时,我一下子想起了老艺术家马三立先生《逗你玩》的经典段落,不是想借着这个话题让你听相声,也不是笔者悲观,而是在思考一个问题,缩小贫富差距从“提低”、“控高”开始能有多少可行性?会不会弄着弄着就真的变成了“逗你玩”。担忧有三。其一,谁想“提低”。恐怕没人会认为自己挣的多吧,有几个人登上福布斯的,就连买了私家飞机的都不认为自己富有呢。谁想“控高”,老百姓啊,老百姓说的管用吗。再者说了,如果一昧“控高”,影响了领导者的情绪,他们还会把心思放在企业发展上吗,他们不想着企业发展,那还能“提低”。其二,给谁“提低”。当然是给劳苦大众了,可是哪些人算是劳苦大众呢?工作在国企的低保户算不?真要“提低”,不管什么企业,什么行业,所有最低收入者都列入普调行列,除了带级别的领导,一视同仁,一起上调,连续“八年”上调,不信不缩短差距。给谁“控高”,国家不强制,让职工给老板“控高”,那简直是造反,谁敢带头。其三,谁定“提低”。能够制定措施的都是上层,这方案的制定也得上层拍板。对于上层来说,普调是没办法了,要不调自己也涨不了,在外面也没面子,会让人家笑话,这领导当的真窝囊,如果只让他制定“提低”的政策,恐怕不那么简单吧,借口一定很多,企业发不发展了,背个大包袱怎么活。既然让领导生气了,还会想方设法“控高”吗?还不赶快趁着掌握实权多挣点。
有了担忧,自然会想到新的“逗你玩”。
媒体:“加快缩短贫富差距,准备从调低开始。”
职工:“领导啥时调工资啊?”
领导:“媒体在逗你玩。”
职工:“怎么会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推出已经接近两个月了,记者都说了人社部和全国总工会已经展开实际行动,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方式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比如在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下,改革将优先着手基层员工,这意味着眼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的重点是先‘提低’,提高基层员工收入。”
领导:“记者在逗你玩。”
职工:“国家都出台实施意见了,还是逗着玩?”
领导:“谁给你开工资啊,我啊,我都没挣着钱,拿什么给你涨工资,我可没功夫‘逗你玩’”。
修改了一下相声段落,不可笑,但是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再回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上来。无论是“提低”还是“控高”都有致命伤。政策的制定还要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了这个制约,那么无论是“调高”还是“提低”都受制约,只有计划经济下的按照“工龄”制定工资标准的政策,才不会造成这种悬殊的工资差距,可是这又失去了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的激励措施,按照原来的办法,没有激励作用,企业创新能力差,按现在政策,创新能力有了,贫富差距也就拉大了,牢骚埋怨增多了。可见,要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 “中国梦”,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方案来做支撑,首先要确保老百姓的钱袋子“不缩水”这是最关键的,比“控高”、“提低”都管用,提的那点钱还不够支付物价攀升呢,那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其次要确保教育、医疗、养老这三大改革真正出成果,这边给孩子减压,那边逼着孩子补课;这边加大给医疗保险,那边抬高门槛费,弄得医患纠纷逐步升级;这边努力老有所依,那边想着延长工人退休年龄,老的都头昏眼花了,你还要让他去工作,他可不是到单位坐着喝茶水看报纸去了,他还要登高,干体力活呢。挣了点钱,最后累一身病。其三,出台政策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社会主义本质中的价值方面的目标是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要达到共同富裕,必须国家相关部门参与到企业调资上来,对调资比例进行监督和指导。
总之,缩短收入差距已经成了国人衡量“幸福”的标尺,只要行动起来,就无法停下,我们坚信有“中国梦”就不会变成“逗你玩”,让我们一起期待美丽新生活的到来。
这期观点既不算正方也不是反方,只是针对这个话题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工资分配改革实际已经喊了很多年,一直难产就是因为无法适合国情,特别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其实我更期望国家不是在提低和控高上做文章,而是把制度更完善些,比如制定政策不是一人说的算,要共同商讨,不要领导决定,工会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等等。 文章入题巧妙,语言生动,
回 2楼(邢承木) 的帖子
谢谢邢老师支持。 李老师通过诙谐的语言揭示了提低和控高困境,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一起期待新生活的到来 我们坚信有“中国梦”就不会变成“逗你玩”,让我们一起期待美丽新生活的到来。
回 4楼(登高的温石) 的帖子
感谢老师前来支持。回 5楼(沙漠里的鱼) 的帖子
一起期待。回 6楼(wxpzp) 的帖子
请王老师多指导。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