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中国作家的稿费尴尬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颇受国人关注。受关注的不仅是莫言的作品,还有他将要领取的七百五十万人民币(下同)的奖金。尽管莫言坦言,想用这笔钱在北京买一处大房子也是一件难事儿。但莫言今后的「钱途」还是被普遍看好。于是乎,中国内地作家「不差钱」的言论也跃然于网路,联想到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令人咋舌的年收入,惹得不少朝九晚五的上班一族羨慕起在家写字编故事的作家们来。但实际上,内地作家的低稿费状态在业内一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是想以稿费为生,怕是远没有白领一族们活得体面。
日前,内地一位女作家周瑄璞用微博晒出自己二○一一年的稿费清单,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多数作家的稿费收入状况。周瑄璞是中国作协会员,是签约的专职作家,也曾获过「中国女性文学奖」。二○一一年她发表文字约二十五万字,也算是比较高产了,但共计稿费所得是二万四千余元,平均每字不足零点一元。好在周瑄璞还有一份专职作家的工资收入,否则二三万元的年收入,以时下的价格水准,让周瑄璞几乎难以维持生计。
内地现行的稿酬标准执行的是一九九九年制定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该规定指出,原创作品基本稿酬标准为每千字三十至一百元。这一标准至今已经执行了十几年不变,而内地的价格水准却早已今非昔比。
不可否认的是,内地也有靠写作致富的人,例如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前三甲的郭敬明、南派三叔、郑渊洁,年度版税收入分别是二千四百五十万元、一千五百八十万元、一千二百万元。但「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表示,截至目前,内地作家稿费收入超过百万元的作家只有三十人。
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黎明表示,只有作家的作品足够好,或者本人足够有市场号召力,出版商才会考虑和作家以版税的形式分成。而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作家收入实际上还是来源于稿费收入。
知名儿童文学家樊发稼无奈地说:「我自己曾经写过一本长达五十五万字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是我几十年不断积累的结果,也是我自己毕生的经验所谈,但出版量极少,后来总共拿到了四千多元的稿费。在这种环境下,又有几个作者肯饿着肚子去研究真正的学问呢?」
一位畅销书作家则表示,低稿酬影响最大的是年轻作家,这部分作家群体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养活自己,低廉的稿费让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创作。
内地自由撰稿人宋石男在博文中称,内地靠稿费为生的平面媒体自由撰稿人超不过一千人,而且多数处于生活窘迫的状态。低稿费对自由撰稿人而言,是自尊和生存的双重打击。
有出版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很多读者反映图书市场上好书太少,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内地图书市场的文学创作基础人群不够牢固,只有保证了绝大多数的底层创作者的收入,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才有可能让优秀的作家、作品脱颖而出,进而产生大量名副其实的畅销作品。
有消息说,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汤兆志不久前公开表示,国家版权局已经注意到作家们的呼吁,并积极着手修订新稿酬标准的相关工作。这对内地文字从业者而言,无疑是一份迟到的希望。
来源:大公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