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一位宠物医师——新职业里淘乐趣
宋楠,北京怡亚宠物医院技术院长。2005年,他当选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2000年,我从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动物科学专业毕业后,来到北京怡亚动物医院当了一名兽医师,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宠物医师。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出现了饲养小动物、宠物的家庭,因为社会有需求,小动物的诊疗服务应运而生
宠物医师,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还很陌生。这也难怪,宠物医师是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第四批新职业之一。从那个时候起,这个职业才独立出来,并与我们经常说的兽医有所区别。
我所工作的单位叫做宠物医院,或称动物医院。现在大街上有很多的宠物店和宠物医院,两者的功能完全不一样。
宠物店只要通过工商机关企业注册就可以设立。它主要销售宠物用品、宠物粮食,为宠物洗澡美容等,不需要很严格的资格准入。
而宠物医院则对环境设置、人员资质及科室建设有着很多具体要求。宠物医院的医生要有相应的资格,必须持证上岗。医院的面积和科室分布、硬件设备条件等都需要经过审核,并通过主管动物诊疗的行政职能部门审批。所以,设立动物医院和动物诊所的要求是很高的。其实,把这个行业的门槛抬高一些,有利于行业的规范管理。
最初,只有北京农业大学有个附属动物医院,一般以猪马牛羊诊疗为主。由于农业大学设有兽医临床专业,于是,该校附属医院开始接触一些宠物的临床诊疗。当时给宠物看病的医生都是我的老师,小动物诊疗也还是一个新领域。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小动物诊疗开始快速发展。那个年代没有很规范的管理,对兽医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小动物诊疗行业得以规范是近10年的事儿。对宠物医师的需要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统计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全国县级以上的市区宠物医院已经超过万所。宠物饲养数量上,仅北京市估计就远远超过了上百万只(羽)。可见对宠物诊疗服务的需求还是蛮大的。
上大学报考兽医专业,以及毕业后从事小动物诊疗工作,跟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我个人的喜好有着直接关系
我非常喜欢小动物。从我记事开始,家里就养猫,还有金鱼、小鸟。记得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家里养着一只非常可爱的猫咪。突然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猫咪全身发黄、呕吐,连排的尿液也非常黄。我急坏了,那个时候北京的动物医院非常少。我跟母亲一起带着这只猫去了一家非常小的诊所,找到一位老兽医。老兽医很有经验,检查后开了很少的药和针剂。回家后我天天给猫喂药,一周后,猫的情况大有改善。又经过一个月的调理,猫咪慢慢地好起来。现在想想我家那只猫当时得的应该是黄疸病。
可以说,上大学报考兽医专业,以及毕业后从事小动物诊疗工作,跟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个人喜好有直接关系。
2001年,我开始担任怡亚宠物医院的技术主管,或者叫技术院长。
我的第一位“患者”是一只博美犬。它外耳发炎,检查时看到有红肿和分泌物。由于当时诊疗设备比较简陋,我只能取些分泌物,做了一个简单的化验。因为疼,狗的反应很大,我还被狗划伤了手臂。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分泌物中存有大量细菌。我向它的主人说明了这个情况。主人告诉我,之前可能给动物使用了人用的洗发香波,刺激了动物的皮肤。病因找到了,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狗的耳朵部位发生炎症。于是我给病犬做了一些常规处理,把一些坏死的组织去掉,清理干净之后,又给主人推荐了一些我们自己配置的药。当时还没有专门的宠物药,我们都是根据病症自己配药。我们配制的药粉和抗生素可以帮助小狗缓解疼痛和消肿。药粉当时很便宜,我记得只有不到10元钱。几天后狗的主人带着小狗又来复查,病情已经好多了。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们医院平均每天只有5个“患者”。到了2004年、2005年的时候,每天就已经达到10个“患者”了。现在我们医院每天都有40至50个病例。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宠物医院的职能已经包括了动物防疫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都必须取得相应资格
北京是最早开始实施宠物诊疗机构准入标准的城市。2001年,北京市开始举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第一批宠物医师正式持证上岗。
执业宠物医师与执业兽医是逐渐并轨的。执业兽医是农业部为了规范职业兽医的管理,对兽医的执业资质进行考核后授予的,但它不针对宠物医师。作为一个宠物医师(小动物医师),首先必须是全国的执业兽医。据统计,今年,北京地区的报考人数是2199人。说起兽医考试,它的考试范围很广泛,涉及兽医相关专业几乎所有的内容。并且,只有取得兽医相关专业毕业证书的人才可以报考。这对于很多老兽医,尤其是从事鱼鸟蜂诊疗的兽医来说,非常难考。不过,这也是国家为了规范动物诊疗行业,提高行业准入资格而制定的政策,是件好事。
在北京市,我们在取得宠物医师资格证之后,还必须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和培训。宠物医师或医师助理每个月都有一次课程,学习不同的内容,包括与小动物临床诊疗相关的外科、骨科、内科病、影像学诊断、职业道德培训等方面。每位取得宠物医师资格证的医生都要有一个继续教育的证书,上面需要签章和统计学时。也就是说,你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学时后,第二年才能继续注册,才可以继续从事这个职业。
这10多年来,学习交流和给动物看病是我工作的全部内容。2005年9月,我随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代表团赴台湾学习交流。2007年7月,我在新加坡宠物康复中心学习进修3个月。2009年1月,我应邀作为中国北京小动物兽医代表赴丹麦,在当地小动物医院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的兽医临床技术。2007年至2012年,我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深造学习,并获得兽医硕士学位。
虽然工作时常被小动物抓伤,但作为一名宠物医师,我还是非常喜爱给小动物解除病痛的工作
应该说,国内小动物诊疗与国外同行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必须经常走出去学习借鉴。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对待动物的理念和不断创新小动物诊疗的观念。
虽然工作时常被小动物抓伤,但作为一名宠物医师,我还是非常喜爱和享受给小动物解除病痛这份工作。有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一位独居在北京老城区平房里的老大爷,身体很不好,常年和他养的一只猫做伴。他家的猫只要一生病,老大爷就会抱着来医院找我诊治。为什么呢?因为这只猫救过他的命。老大爷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天都要按时吃药。一天早上,他醒来觉得身体不适,想起床去拿放在床边的药,可就是动弹不了。此时他的意识还算清楚。于是他就边叫着猫的名字“白白”,边用眼神告诉白白把药叼过来。因为他平时也经常这样跟猫玩,扔个东西出去,让猫捡回来。白白明白主人的意思,非常准确地把药丸叼到了老大爷手里。老大爷用仅有的力气把药丸放进嘴里,终于缓了过来。这只猫救了他的命,因此,老大爷对它的感情非常深。
听了老大爷的讲述,我非常感慨。当时我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尽最大努力去帮助这些人类的朋友,因为它们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很深厚的感情。正是这种感动,激励着我一直努力从事小动物诊疗工作,不断学习和进步。我觉得作为一名宠物医师,就要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和良好的设备,给小动物提供一流的服务,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价值。2009年,我获得北京市小动物诊疗行业“行业特殊贡献奖”。
我相信,有国家相关政策方针的指导,小动物诊疗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健康,人与动物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
来源中国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