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广州招动物饲养员笔试必考“马克思主义理论”
动物饲养员跟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在一条招聘新闻里被人们解读得五花八门。当地记者在广州市人社局网站发现,市动物园将招聘15名动物饲养员,其中笔试内容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园方解释说,相关题目不是他们定的,“是其他部门出的”。
我相信出这个题目的部门,显然是要给养动物的人,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门槛。广州动物园是直属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的处级事业单位,按现在的说法,这动物饲养员,也是体制内的人,光会饲养动物不够,还得符合体制内人的共同理论素养和话语体系。进这个门的人,没被理论武装过,可能在门槛设置者眼里,觉得不入流,不着调。
其实不只动物饲养员,在体制门槛上,这种类似“又红又专”的理论把关比比皆是。只是从前司空见惯了,今天这条新闻突然单列出动物饲养员这个特殊职业,让人感觉荒诞滑稽之余,也找到了宣泄的靶子。
中国式就业门槛,绑架着理论觉悟门槛,一以贯之几十年不变。专业对口还不行,思想理论也得对口。这种扭曲的门槛,本身就不符合马列主义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理论。
单从技术性行业来说,你一定要说人们为了入这个门槛硬着头皮挑灯夜读考试闯关有多少伟大意义,甚至一定要说这些理论基础在实际的业务岗位上转化了多少生产力,多少有些勉强。在招聘动物饲养员必须考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件事上,人们或许不是在抨击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是抨击这种进门必考的门槛设置上,有多少实事求是的理性成分。
我相信专业与门槛对口的动物饲养员,相对会比理论与门槛对口的动物饲养员,更容易与驯养的动物产生思想的碰撞。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智慧、体制内的话语体系,所不能全部解决的问题。中国人的公共知识,有太多的命题可以设置,比如老人跌倒该不该扶、银行柜员机里吐钱该不该拿、公交车上见到扒手该不该制止……中国有太多的现实问题,等待着每个人去思考,去回答,去形成共识。一个人,一个社会,把这些道德与法制的常识梳理清楚了,才真正掌握了立足做人的、最具现实意义的万能钥匙。
实事求是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应当将这个理论,放到客观的位置。它可以是门槛,但不应该是所有人的门槛。如果太多的人在这个门槛前跌倒,于社会、于个人,都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更重要的是,类似于招动物饲养员考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的事,本身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倡导的“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格格不入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地发展为最高理想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理论家们解释这句话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来源:新民晚报
链接
长江日报:动物饲养员必须得懂马克思主义哲学?
广州市动物园将招聘15名动物饲养员,参加饲养员考试,除了要具备文史知识及公园、动物园相关专业知识外,饲养员们还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2月19日《羊城晚报》)
饲养员的工作看来不好当,忙闲要兼顾文书工作,搞搞秘书活,以至于公文写作与处理成为必备要求。理论都武装到了饲料。以前看见新闻,卖螃蟹的总结经营之道,经验之一就是遵循了马列理论指导。大帽子一盖,怕是人格也拔高了三分。
可能园方也很无奈,“题目不是我们决定的,是其他部门出的”。这个动物园是直属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的处级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自然要按照事业单位的规则来。大大小小的事业单位招考,又无数次向人证明:很多时候,考试内容、招聘要求其实无所谓,大批淘汰,针对性录取,才是真正用意。招聘考试要求懂马哲,还算是理论要求,有的要求身高、性别、血型甚至星座,算不算更离谱?
专业人做专业事,专业岗位招录对口专业人才,这到底有多困难?有的单位高喊人才急缺,却整些虚头巴脑的要求拒人千里之外。搞饲养的要懂马哲,搞生产的要懂管理,其实大家都真成了演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