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利安临时救援队的永久经验
--------河北利安(驾考)集团救援队赴川救灾纪录4.20雅安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更牵动了河北利安人的心。芦山地震的消息传来,河北利安(驾考)集团的基层班组员工就纷纷表示想到一线受灾区救援,这正和马宏董事长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规范抗震救灾,上下一呼即应,报名者踊跃。各校区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就不再停顿,刚放下还得拿起来接。整个集团共有400多人,报名的就有300多,最后选中45岁以下27人组成精炼而具有各种专业经验的救援队。第一批的6名先锋救援人员只整理了简单的行装,21日晚上直接出发,直赴雅安。第二批21人,在紧急采购好20顶帐篷,100床棉被棉褥,300箱方便面,200箱火腿200箱饼干和点心,300捆瓶装矿泉水,装了满满的两大客车救灾物品,于22日晚上7点出发。一路上,饿了吃点自带的干粮,渴了喝点自带的水,就中午在服务区吃点饭,困了轮班车上睡,加紧步伐驰援雅安。经过两夜一天,奔波1700公里,终于在24日上午9点到达芦山县,不顾舟车劳顿,就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在这次救援工作中,河北利安救援队的工作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和人民的极度赞誉。这次救援不仅体现河北利安(驾考)集团的“利人者己安”团队合作和利他精神,更积累了不可多得的永久宝贵的经验。因为这个一再精简下来的15人的临时救援队,是来自河北利安集团各个驾校的人员,如何在短期内团结在一起,默契配合,高效工作,出色完成救援工作,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共同的利安文化和价值观是团队协作的最深厚基础。虽然来自不同的校区,处在不同的岗位,但因为都深受利安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共同的价值体系,所以保证了大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地达到有效合作。
铁的纪律是做好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方案保证救援工作安全可行,科学保证工作合理高效。为了保持团队的高效战斗力,对全体队员实行军事化管理。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安排和指挥,尤其在地质、路况情况复杂的情况下,不容许违抗命令,不容许犹豫不决。无论是救援还是生活上,都必须遵守救援临时纪律,有情况必报,外出必须2人以上同行并经队长同意,在规定时间内返回。要充分认识到来灾区的目的就是无条件救援,这是最大的责任,必须勇敢担当起来,保证随时能够迅速救援。
分工合作保证计划实施到位,有应急情况能科学补位,保证不缺位。河北利安救援队中,队长是总指挥,分队长执行队长的指示,队员无条件服从队长、分队长的命令。对15人编发了4个小分队,后勤组编制2人,别的小分队都是4人,轮流出动执行救援。每个小分队里,还有详细分工,有专职司机开车,分队长坐在副驾驶位置,负责指挥和保证安全,后边两个人主要负责物资装卸和侧方观察或者照相,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在这里不分职务高低,能者为长。搭露营帐篷时,大家自动到附近找了些废弃瓷砖和自备矿泉水瓶,利用临棚老太的工具做成了板凳、电脑桌、饭桌等。而有人同时到民政局和志愿者中心联系救援的事情。就是在救援途中,各分队也通过手机及时联系,互通信息,只要有什么问题,主动靠拢,共同解决问题。实现自助,同时对于路上别的车辆出现的问题,也都是毫不犹豫地去帮忙,达到内部和外部的友好合作。
加强团队内部、外部的良性互动。通过中国—河北利安驾校的新浪微博实时更新,实现与守望在工作岗位的集团班组员工的良性互动。将救援队在救灾现场的精彩展现出来,激发大家坚守岗位的正能量,为前线救援人员提供坚强的支持。看到救援现场同事捐款并送物资的照片后,岗位坚守的班组员工自发组织起捐款献爱心行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就捐助了1万多元。在救援一线的人看到后方同事的鼓励,干得更是不知疲倦,更加有力。不仅实现了集团内部员工的良性互动,就是和社会各界也实现了良性互动。河北利安救援队的善行得到了全国各地新浪微博粉丝的追捧。粉丝数从救援前的303名到现在的7.4万多,这种良性互动,正在散发着正能量。
笔者感言:临时组织起来的河北利安救援队,因为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能很快、很好地形成团队协作,将团队联动互动起来,并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既是对利安文化的验证,也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永久而宝贵的财富,必将更加利人者己安。
谢谢浏览 感人。 实战经验,非常宝贵,认真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