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3-5-6 16:40:30

(兽医)我在乡村当兽医

       编者按:去年9月,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来到红安,进大别山开展“四进四访”活动,并组织周煜、胡智斌、刘勇3名同志在红安杏花乡村当了两天的兽医,体会基层兽医工作者的工作,走村入户访农民的期盼与需求。以下节选来自他们的部分工作日记。

  片段一:防 疫
  9月23晚上7时许,我们一行五人从杏花乡兽医技术服务站出发,前往杏花乡秦家榜村九组,给该组村民所养的鸡注射新城疫疫苗。该组有居民80户,384人,养鸡300只左右。我们租乘的小面包车行驶在乡间的土路上,四周一片寂静,在车灯的映衬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犬吠。
  在车上,我(刘勇)问程主任(杏花乡兽医服务中心主任程林奇):“怎么要晚上给鸡打针?”程主任说:“这是农村的实际情况,现在的农村青、壮年人常年都在外打工,白天家里没有人,兽医出诊、打防疫针,要等到农户有时间才行;雨、雪天,农户无法下田干活,是兽医出诊、防疫的最佳时间。给鸡打针要在晚上,等鸡回笼,好抓,白天抓不住。有时半夜时分,农户打电话来说母猪难产,我们也要马上出诊。”
  说话之间,我们到了目的地。下车后,我们打着手电,顺着蜿蜒的小路,来到一幢两层楼前,程主任介绍说这是村长家。我心中暗想:注射疫苗还不简单,给鸡打针不就完了吗,就几分钟的事。没想到,在农村要兽医自己先抓鸡,把鸡抓到一个大编制袋中,然后再进行疫苗注射。村长家里有六只鸡,鸡舍就是二楼与一楼的楼梯间的小空间。我对程主任说:“我来抓鸡,你注射”。前四只鸡很容易抓住了,剩下两只小鸡很难抓,因为鸡舍开口小,进深长,我的手伸不到底,只能先用树枝把鸡赶出来再抓;我拿一截小树枝,俯下身子,向外赶鸡,顿时一股灰尘夹杂鸡粪的臭味扑面而来,哪里还看得见鸡在什么地方。我憋住一口气,在摸了几次鸡粪后,终于逮住了最后的两只小鸡。

工作组走在夜间出诊的乡村小路上
  程主任在手电筒的光线下熟练地配药、注射。注射完这六只鸡,我看了一下时间,竟用了二十分钟。第二家农户有二十多只鸡,也是兽医先抓鸡,再注射疫苗。就这样,一家一户地打,直到十二点,才给全组所有的鸡注射完疫苗。回来的路上,我感觉腰像要断了一样,手臂僵直,浑身上下沾满了灰尘,散发着鸡粪的味道,原来给鸡打防疫针也不简单呀!

  片段二:出 诊
  9月24日上午8时,程主任接到电话,杏花乡李家冲村有个养殖户的母猪病了,要出诊。我们四人就一起去李家冲村。
  杏花乡兽医技术服务站到李家冲村有七、八公里路程。路上程主任介绍说:如果是冬天,这么远的路程骑摩托车到了出诊的地方,手都冻僵了,出诊的费用往往是赊账,到农户有钱时,再来收钱,如果农户的猪病死了,出诊费也没有了。有时为了五、六元钱,要跑三、四趟,连油钱都不够。但他们一接到农户的电话,都会出诊,努力给农户解决问题。

工作组在给患病的猪打吊针
  到了养殖户的猪场一看,这个猪场是由一所废弃的希望小学改建成的。现有存栏母猪6头,已出栏仔猪60头。猪场还比较干净,但是防疫措施不完善,进猪场基本没有什么消毒。有病的是一头母猪,程主任诊断是子宫炎,对母猪进行铁制剂消炎注射,同时对小猪打针,防止母猪传染给小猪。打完针以后,程主任还给养殖户讲了一些防疫知识,要求养殖户做好防疫记录。并提醒养殖户要多与其他的养殖户交流,学习养殖知识。快吃中午饭时,我们才离开猪场。
  片段三:收 获
  通过两天的乡村兽医工作与生活,我们访到了如下问题:一是乡村兽医工作条件艰苦。乡村兽医人少事不少,既要集中做好“春防”和“秋防”,还要及时做好补栏家畜的补针工作,病畜的诊疗都要出诊,而乡村路途较远,多靠骑摩托车,有的地方需翻山越岭,还要靠两条腿走。往往还要夜间赶路,危险多。给动物看病,不仅脏,大的家畜对陌生人还有危险。二是乡村兽医待遇低。乡村兽医的待遇普遍较低,以杏花乡兽医服务中心主任程林奇为例,他是祖传三代的兽医,个人从事兽医专业已有三十年,一年有保障的收入是一万八千元,全年收入不过二万元。妻子无工作,一个小孩还在上中学,一年还要交几千元的社保医保,经济压力巨大。且收入来源还不稳定,有时候还要赔钱:病没看好,收不到钱(农村看病多为赊帐);通知晚上免疫,农民自己把鸡抓的袋子里闷死了,还赔过钱。三是乡村兽医年龄老化。由于收入少,社会地位低,发展前途不大,年青人普遍不愿当乡村兽医。现基层兽医人员年龄老化,四十岁以下的兽医已是凤毛麟角,出现了人员断层。杏花乡最年轻的兽医已经有42岁。四是散养农户防疫观念比较淡漠。散养农户由于饲喂的数量少,多为生产自给,养成后又赚不了几个钱,即使出现问题,大不了一杀了事,所以对防疫并不主动,殊不知,一户出现疫病,就会连累周边,甚至一个地方。
  两天繁忙而劳累的工作,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基层兽医工作的艰辛,了解到农村养殖户的切实需求。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基层兽医的敬业精神,当大多人即将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们才开始一天的工作,无论多么艰苦,都无怨无悔,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学习!
  最后,请所有奔波在一线的基层兽医人员接受我们崇高的敬礼!

来源荆楚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兽医)我在乡村当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