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琦随拍
中石油管道四公司哈中二期10号站项目周围是荒漠的草原,这种能开花的小灌木十分稀少。也正因为稀少,更加引人注目。
这是哈萨克斯坦的一个水坝下面的景色。水坝规模不大,年代略显久远。与国内相比,哈国几乎所有的水域都是这般未经污染的清澈。
哈国的一片盐碱地。土硬硬的,泛着令人心碎的惨白。然而就是这样的土地里却又这样漂亮的、不知名的红色植物在顽强的生长着——不说条件恶劣,展现的是蓬勃向上。
野葱是一种倔强的植物,它不屑于长在松软的泥土中。只有在乱石遍布的山头上才能找到它的身影。
在周围绿色的草丛中,干枯的、貌似被放大了的蒲公英的形象显得如此突兀。
一直喜鹊想落在被牧民遗弃了的房子上歇息。不知它从何而来。
一只小蛇迷迷糊糊地闯进了项目营地,众人的围观让它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哈国保安大呼小蛇有毒,用石头把它打死,然后喜滋滋地拿回房间烹制。我为自己没能把它救下而情绪低落了好几天。
在中石油管道四公司哈中10号站项目营地附近的小山上,有一些黑色的石头。石头密度很大,敲击的时候会发出类似金属碰撞的声音。这种石头会“生锈”,可能是铁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的缘故吧。
一辆废弃了很久的苏联推土机静静的停在那里。看着他,我仿佛看到了农业学大寨时轰轰烈烈的劳动场面。
为了施工方便。中石油管道四公司哈中10号站项目的机械机组长刘定康制作了泄压罐罐顶支架,让罐顶成型工作不再困难。刘定康可以称得上是10号站的发明家。
在中石油管道四公司哈中二期10号站项目的泄压罐施工中,焊工在进行罐底的焊接工作。光芒从他身前射出,一会儿蓝一会儿红一会儿黄,煞是好看。
泄压罐顶的逃生通道,像是天堂射出的救世的光。
在哈萨克斯坦,焊工没有当地的上岗证,不允许从事焊接作业。一名焊工正在进行氩弧焊的上岗考试。
焊工郭志胜。没有焊接任务的时候,他在帮忙对口。
土建技术员刘志强。施工现场紫外线照射强烈,灰尘很大。一天下来,人就像从灰堆里扒出来一样狼狈。
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刘井良累计在哈国工作了50个月。在哈中二期二阶段10号站项目中,作为土建机组的机组长,在冬季预制期间,他带领机组员工保温棚内浇筑混凝土。大家每天上午支混凝土模板,下午人工填装混凝土,平均每人每天填装混凝土近2吨。看到我的镜头对准他,刘井良摆了一个微笑的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