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救命抗蛇毒血清为何如此难觅?
27日上午,南海九江一蛇类养殖场的工人罗亮再次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了植皮手术,这已是他被眼镜蛇咬伤、因无救命血清、被迫进行的第四次手术,耗费6万多元,还差点丧命。小小一支“救命血清”为何如此难觅?近日,佛山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整个抗蛇毒血清的产销链条,各方均“无利可图”。四种救命血清之一的抗眼镜蛇毒血清更是停产3年,导致不少伤者死亡或截肢。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有专家建议,抗蛇毒血清是准公共产品,最终应该由政府统购统销。也有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公示制度和设立备货医疗机构,以解燃眉之急。
故事
“救命血清”停产
动四次手术植皮
27日上午,罗亮进行了第四次手术,这位31岁的单身青年躺在外一科的病床上十分气愤,左手高高肿起,被层层包扎。他怎么也想不通,“眼镜蛇是很常见的蛇,为何偏偏无血清?!”
罗亮12岁起就开始跟各种蛇接触。11月2日晚上7时30分,他在抓蛇时左手背被眼镜蛇咬伤。8时40分,他被紧急送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治疗。但由于抗眼镜蛇毒血清已
停产3年,医生只好对其注射了抗银环蛇毒血清以对抗神经毒素。
因血液循环毒素未解,罗亮的左手指尖至手肘处迅速肿胀、发暗、剧痛,皮肤坏死。从11月2日到27日,医生共对其进行了四次清创、植皮手术。27日中午,主治医生透露,罗亮90%的几率可痊愈,还需住院两周就可出院。
罗亮的遭遇并非特例。据世卫组织统计,每年估计有500万人被蛇咬伤,多达250万例为毒蛇咬伤,至少10万人死亡,每年导致截肢和其他永久性残疾的人是这一数字的大约3倍之多。世卫组织称,由于缺少抗蛇毒血清原因可能会导致死亡。
广中医大学附一医院一主治医师说,缺乏救命血清,患者不得不承担高费用,还要承担残疾的痛苦。每年该院接收蛇伤患者超过300个,需截肢的有七八例。
调查
患者如何取得一支“救命血清”
根据广州医学院跟踪临床数年的一组数据,抗蛇毒血清对蛇伤病人的治愈率高达99.4%。但对蛇伤病人来说,要买到它并不容易。
被毒蛇咬伤,该如何寻得一支“救命血清”?前日上午,记者花了5分钟拨通了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伦”)的服务热线,一名女员工告诉记者,需要医生处方才能买抗蛇毒血清,并告知负责广东地区的销售经理费先生的私人电话。
拨通电话后,费先生告知记者广东大翔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翔”)杨先生的电话,称找医药公司才能买到抗蛇毒血清。然而,拨通杨先生的电话,他又告知记者医药公司只会卖药给合作医院,“抗蛇毒血清有货,但如果想买要联系医疗机构来购买。”
生产商——销售经理——医药公司——医院——患者,经过这几个环节,“救命血清”才能成功注入患者体内。有专家就指出,让患者自下而上去寻找,困难重重;如果能自上而下,效率会更高。
然而,“自上而下”的体系为何无法形成?记者调查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一个“钱”字。在这个由多方组成的产销链条中,竟没有一方“有利可图”,导致积极性都不高。
大陆惟一生产抗蛇毒血清的企业——赛伦公司也有自己的烦恼。1998年底,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进行改制,一家房地产企业向该企业注资,组建了现赛伦公司,其中研究所占30%股份,房地产企业占70%。
它的唯一性产生了垄断,但抗蛇毒血清需求量小、报废率高、售价低、成本高,导致该公司长期处于单品亏损状态。
抗蛇毒血清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定价,负责广东地区的销售经理费先生坦言,生产抗蛇毒血清的利润很低,“国家要不就放开价格,要不就对该行业进行扶持,卫生部门也应储备一定量的抗蛇毒血清。”
医药公司更是有苦说不出。大翔公司的杨先生更是把抗蛇毒血清的生意看成是“义务劳动”。杨先生算了一笔账,比如抗蝮蛇血清零售价287元,从公司拿货的差价大概是20~30元。“如果除去保存和运送的成本,根本没钱赚。”
杨先生认为,公司做这个“亏本”生意,完全是为了服务合作医院。
同样,医疗机构的积极性也不高。据记者调查,由于患者少,保存成本较高,血清存在过期损耗等原因,大部分医疗机构都不会常备抗蛇毒血清。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副教授李信平介绍,目前广州市只有4家医院长期储备抗蛇毒血清,分别是广州军区总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家医院都备有五步蛇、银环蛇和蝮蛇3种抗蛇毒血清,但均无抗眼镜蛇毒血清。
李信平说,其实目前医疗机构联系医药公司买抗蛇毒血清的渠道是很多的,如果第一时间联系上,还是可以及时拿到救命血清的。“注射的技术也不高,但一些地方医院就是为了‘省事’叫患者转院,这往往贻误了治疗时机。”
他山之石
台湾血清由卫生部门生产管理
记者了解到,台湾每年超过1000人被毒蛇咬伤,由“行政院卫生署”属下的“疾病管制局”来负责管理、供应抗蛇毒血清,并根据实际调查需求、汰换更新。
该局每年生产、供应台湾地区3000多剂抗蛇毒血清,去年还斥资新台币1亿4千万元用来生产蛇毒血清。今年又花费新台币3350万元,为屏东免疫马场购买了75匹马。
昨日,记者在中国台湾“行政院卫生署”网站看到一则由2001年发出、名为《偏远地区抗蛇毒血清备用管理要点》的条文,该条文写明了偏远地区备用和管理抗蛇毒血清的10个要点。
根据该条文,偏远地区抗蛇毒血清之需求数量及储备地点,县(市)卫生局应配合调查,并向“疾病管制局”提报相关资料。“疾病管制局”对抗蛇毒血清予统一编号造册,以冷藏方式分别运交各县(市)卫生局储备。
该条文还规定,县(市)卫生局应维持一定的抗蛇毒血清库藏量,避免储备不足。为此,“疾病管制局”还会派员不定期前往各储备地点,抽查其抗蛇毒血清的库藏量及保管使用情况。
同时,台湾市民还可随时到“疾病管制局”的网站查询抗蛇毒血清的配置数量及地点等相关数据。如需进一步信息,亦可拨打咨询专线咨询。
破解寻药难
途径1 建立全国联网的公示制度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向社会通报,公布了大陆唯一的抗蛇毒血清生产企业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服务热线(400-016-9995),医疗机构和患者可直接与公司联系。
“目前抗蛇毒血清仍属于全国紧缺状态,如果当地没药,都要到上海购药?”李信平副教授认为,赛伦公司还应在毒蛇咬伤的多发地区设立及公布供应分点的联系电话,以帮助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李信平还建议,卫生部门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搜集抗蛇毒血清的需求、储备信息,尽快建立起全国联网的公示制度。
事实上,全国已有个别省份着手建立了公示制度。据悉,海南省卫生厅应急办已将本省抗蛇毒血清储备情况制成表,每月在该省卫生厅网上进行公示,供市民查询。记者在该网站上看到,公示表的内容包括各医疗机构名称及其所拥有的抗蛇毒血清种类和数量。
途径2 尽快设立备货医疗机构
保存成本高,流动性低,导致大部分医疗机构不会常备抗蛇毒血清。为此,李信平副教授认为,应尽快设立抗蛇毒血清定点备货医疗机构,“建议相关部门规定,区(县)级政府以上(包括区县级),至少有一家公立医疗机构常备四种抗蛇毒血清。”
今年初,浙江省卫生厅在全省各地设立了90个抗蛇毒血清定点备货医疗机构,对抗蛇毒血清进行统一调剂。近日,该省卫生厅将90个医疗机构名单及联系方式在网上公布,同时要求各市、县(市、区)卫生局应将定点备货的医疗机构名单通知辖区的所有医疗卫生单位,并向社会公示。
途径3 创新生产技术保证供应
今年8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公告称,恢复生产的上海赛伦公司年产量超过20万支,而国内年需求量6万支左右,“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但是,脆弱的供应链仍是业内人士所担心的焦点。经赛伦公司相关负责人与记者核实,抗眼镜蛇毒血清已停产3年之久,最快明年初上市。原因是毒源质量不好导致马的免疫情况不佳,血浆不能用于血清生产。赛伦公司在江苏建有一个500匹马的基地,但没有自己的蛇场,毒源需要从其他蛇场采购,质量难以保证。
免疫马并不是获得抗蛇毒血清的唯一方法。目前,广州医学院蛇毒研究所的孔天翰所长和刘四红利用眼镜蛇毒原毒免疫产蛋母鸡,并从卵黄中提取蛇毒卵黄抗体,能有效中和相应蛇毒。并且,经多次加强免疫,卵黄和鸡血清中都可持久保持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
“这一技术已相当成熟,在国外早已使用,但大陆还没投入临床使用。”孔天翰教授告诉记者,如果大量投入使用,将改变抗蛇毒血清效价不高、价格昂贵、分离纯化复杂等的现状。
目前赛伦公司生产的抗蛇毒血清均为单价血清,只能一一对应治疗相应的蛇毒。“虽效果好,但如果无法搞清毒蛇的种类,就需要多价血清。”孔天翰教授介绍,目前中国台湾地区已具备了生产多价、六价血清的技术。
途径4 政府统购统销 补贴生产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医生都呼吁政府能够补贴生产商和医院,并对抗蛇毒血清进行统购统销。
据了解,广州市已成立了抗毒蛇血清储备委员会,由卫生行政部门每年根据地区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计划,委托广州医药公司储存。但李信平等多名医生坦言,“我们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从政府部门拿到这些药”,“行政程序太繁琐了”,“从来没有拿到过”。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抗蛇毒血清是准公共产品,私企可以生产,但最终应该由政府统购统销。“生产可由卫生部门来做,也可由私营企业来做,关键是生产商的利润要保证,才能保证生产商的积极性。可通过政府采购成本来保证,但销售价格应由政府统一,且应相对低价。”
网友热议
救命血清
应向农村倾斜
“sunnyhawaii”:在香港,如果在公园散步被毒蛇咬伤,很多市民都会第一时间报警,让警察带着去治疗,或者直接前往公立医院的急诊室。抗蛇毒血清供应由港府负责,市民不用担心此问题。
“关扣子”: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国家的相关部门或机构是不是把血清生产当作是一个民生实事来做,或者政府补贴加产业整合的模式来解决血清难寻、药到用时方恨少且无处找的尴尬问题!
“Crazy_贝子代名词”:为什么抗蛇毒血清一定要大城市才有,被蛇咬到的就县城农村最多,但是这些地方都没有!
“zehai166”:救命的抗蛇毒血清应该是医疗卫生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人命关天的事可就是做不到位,关键是有没有用心去做,但愿今后不要再麻烦记者全国求药了!
来源:佛山日报
页:
[1]